1)第九十九章:独家(三更)_我掌华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谢酒窝控五八八八打赏!求收藏,求打赏!)

  胡一飞终于可以开始自己的首部电影之旅了。

  据说原版的《疯狂的石头》受限于资金短缺,最后制作投资仅三百万,从原本计划的拍钻石到后来改拍成了石头。胡一飞现在也算是有钱人,可他给自己算了笔账,发现依旧没法乱花钱。

  这年头虽然取消了卖拷贝的制度,可电影公司自己拍一部电影,卖几倍的票房才能收回成本?

  这是一笔日后各大影视公司与院线商们,要无数次吵架也无法顺利达成协议的硬仗。以100块票房为例:国家直接先扣掉5%做为电影专项基金,3.3%的税款。这部分8.3%一扣掉,就剩下91块半了。

  说到这八点三,胡一飞想起后世一个很热的话题:那年全国票房首次过100亿,许多人都在问其中3亿多的电影专项基金花在哪了,“抱歉,不知道!”

  能过问的都不问,不知道的继续瞎胡猜。

  偶尔在电影报上看到过电影基金干了啥事,都没印象了。另外,现在你知道每张电影票,你已经自动给国家交了税,看电影顺道当了纳税人。这8.3%,影院、院线、片方都见不着钱,直接被划走了。

  以上2项支出后,剩余91.5元才由影院(院线)、制片(发行)瓜分。

  影院(院线)方根据影片强弱势按57%~62%分成,现在依然是62%,制作方+发行方只能领到38%,直到去年《英雄》上映后才打破这一“传统”,将分成比例提高到了43%。照这么算,二张也算为中国电影人做出了巨大贡献,可现实不是这么演的。现形的制度中能有43%规格待遇的,依旧只有张一谋的电影。其余电影想要从影院口里掏食吃,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胡一飞估摸自己是没本事去打仗的,保不住也只能拿38%的分成。91.5元*38%=34.77元。其中院线明面上分成为7%,但院线为扩大市场份额和拉拢影院实际按2%~7%之间分,一般为5%。91.5元*5%=4.575元。

  以上即影院分30.195元,院线分4.575元,合计34.77元。

  这34.77元还不是制作公司拿的,制片方和发行方还要细细分一分。发行公司是要参与分成的,一般大片的发型分账是5%,发型代理费(发型佣金)目前行规是发行票房可分配收入(毛收入)的5%~15%的比例都是正常的。但一般情况,如胡一飞这种草台班子拍第一部电影想要发行,肯定是被拿走最高的15%。

  (91.5*38%)-(91.5*15%)=34.7-13.7=21元,100元就剩下21.1元了,你以为就能直接进入兜里吗?

  还没完,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