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一一章:科幻以人为本,火了!_我掌华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感谢我‘思无邪’兄弟1888打赏,多谢。周五上架,请多多支持!】

  《源代码》主打悬疑和惊悚,这点预告片里已经透露了许多信息。胡一飞饰演的胡克不断的进入一个陌生乘客的身体,利用爆炸前的8分钟找寻真凶。这种类型的传统主线是追凶,即找出列车爆炸的制造者,并阻止下一次更严重的恐怖袭击。当然这样的剧情走向被很多次使用,早被玩儿俗套了。

  电影里有一个设定,即火车爆炸之前的8分钟里,列车会停一站,一些人下了车,一些人上了车这个设定等于给“源代码”开了一个后门,“源代码”的边缘不再是列车内部,而是扩展到整个世界。

  首先是一次次的“穿越”,给观众的直接感受就是游戏读档,相信一些主机游戏玩得比较多的人应该有同感。影片看到现在,已经无可挑剔,带入感非常棒,尤其是在这个年代里给观众一种新鲜至极的感觉。

  坐在电影院里就像坐在大型游戏模拟舱,而角色就是飞行员胡克。

  每次任务失败就读档然后想尽各种办法完成任务,顺便解决一下支线的亲情、爱情任务。

  这也是本片在叙事模式上精彩的部分,就像一个游戏玩家打游戏却怀疑自己真的是在打游戏吗。

  连一开始焦躁的韩三品等人,也不由自主沉溺进去。其他国内影评人、嘉宾就更不用说了,“竟然真的是科幻,还如此引人入胜,简直不可思议!”

  虽然说紧凑而有带入感的剧情适合科幻片,但以这种方式不一定能拍出好科幻片,也不一定能拍出好的软科幻片,更不一定能拍出令人深思的好的软科幻片。其实关键不是剧情不是画面不是明星不是尺度,关键是有没有人情味。尤其是电影节这种更加注重文艺片深度的地方,装13点说还是一个人性的问题。

  本片中自然不能缺少人性的色彩,范彬彬饰演的上尉就是那个关键角色。

  当所有人都把飞行员当作是计划的工具在使用的时候,飞行员在范彬彬MM的眼中却是一个独立的灵魂,他有思想有感情有自己的世界。但是除了范彬彬,谁会重视这个呢?

  博士一开始的心思也许是好的,可成功之后却膨胀了、已经失控了:还有计划的其他参与者最多会认为他们能让飞行员从死亡的命运里摆脱然后用半截身子四分之三个大脑继续报效祖国已经是对他最大的仁慈了,至于其他的,就是一切按照他们的安排来了。

  但胡一飞植入的人性理念是不允许的,他坚信一点:再好的科幻片,也是以人为本。

  不好意思,人不是实验用的小白鼠,就算躯体剩的不多但精神依然是完整的,这一点也决定了各种关于记忆移植或者改变肉体的科幻片必须要有一个共同点――大脑的完整性。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