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七五章:脸书上线_我掌华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豆瓣,那真是久远的回忆。

  “我们的精神角落”这个口号击中了很多人,也表明了豆瓣独特的自身定位。

  那一年,胡一飞懵懵懂懂闯进豆瓣,然后一路跟随豆瓣起起落落。

  有一些人眼里,豆瓣可有可无,但在另外一些人眼里,豆瓣无可替代。

  别的网站都像是没法关门的大杂院,购物狂潮的超市或是和邻居老死不相往来的大厦,只有豆瓣是攻守有据,进退自如,短暂交会之后,又可以潜回地海清冷自处。

  后世的豆瓣能在形形色色,起起落落的网站中始终占据一角,甚至成为中文互联网的一片“净土”,也是着实不易的。

  精神角落这个说法一定程度上是反社交、逃离主义、与广场相反的。虽类似于“树洞”,但又不像饭否是因为几乎无人在用才成为吐露心声、展现真我的自留地。后世的豆瓣已经是一个拥有1.3亿用户的社交网络,却依然能够维持用户自身领地的“安宁”,能够允许用户可进可退,甚至一直玩“单机版”,这都是豆瓣作为社交网络的独特之处。

  胡一飞之前拍电影,想在网上找评论,都没地儿可寻,就觉得缺了些什么。现在才明白,原来缺少这么重要的地方。

  记忆里豆瓣似乎2005年9月才创立,难怪杨博还在为他的驴网忙活呢。不管他是否起了心思,胡一飞都打算自己弄一弄的。

  好在杨博并没有让人等多久,第二天就主动给胡一飞打了电话,相约一起再谈一谈。

  于是,同一家咖啡店里,两人各抒己见。一人一台电脑,东扯西扯一大堆,越说越有劲,让咖啡厅小妹都续了N回咖啡了,总算达成了基本的共识。胡一飞出资,陈博带着他的团队来搭建网站,公司股份胡一飞占51%。

  这年月刚过,就立刻成了一件大事,也让胡一飞蛮有成就感的。

  剧本创作陷入瓶颈,他索性暂时放下,先把手头上的事情处理好再说。不光是豆瓣,还有Facebook社交网站。经过半年多的努力,胡一飞的Facebook终于在2004年2月1日成功上线了。

  这是一件巨大的鼓舞,因为他抢在了小扎前面。

  曾经的轨迹,Facebook一开始是一个只对高校学生开放的网站,它严格限制注册,需要在指定的大学IP地址范围内上网才能注册Facebook帐号。这种方式,让发展变的很慢。

  但这种方法有坏处也有好处,这种机制保证了用户的纯净,从而形成了校内网的特色,即“真诚”和“信任”――多数用户都使用真姓名、真信息和真照片。每个用户在Facebook上有自己的档案和个人页面。

  用户之间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发生互动:留言、发站内信,评论日志。Facebook还提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