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五十二章 有个好建议,想听吗?_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陈江海林婉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有经济的指标配额制的上市制度。

  具体就是由中央确定上市额度,然后按系统分配到各部委,按区域分配到各省、市、自治区。

  在各省、市、自治区拿到上市指标后,按照自身系统经济分配这些指标。

  最后大多数分配给了各地的国有企业,这些就上市指标意义的存在。

  这些指标当中,只有少数著名的乡镇企业,因为改革效应和象征意义需要,侥幸拿到了上市指标。

  这些公司中最有名的,包括万象集团,以及苏杭的华西村。

  秋海作为陵海的一个领头企业,想要拿这么一个上市标准的话,并不困难。

  尤其是陈江海跟冯宗贤的关系摆在这里,只要陈江海开口,后者肯定会全力为秋海集团争取的。

  对于牟红中提出的这个介意,陈江海压根就没有想过。

  凡事都有两面性。

  上市这个东西有好有坏,现在看来还是弊大于利的。

  就国内现在的股市情况来说,上市显然是一个很不明智的选择。

  股市存在着太多风险,陈江海不想把这些风险,带给秋海。

  而且现在的秋海并不缺钱。

  或者更确切的说,从岛国股市获取了大笔资金之后,陈江海手上掌控的资金是相当丰富的,能够满足企业发展需求,根本没有必要上市了。

  陈江海并没有着急回答牟红中的问题,而是笑着反问道:“老哥,你为什么不去搞一个上市指标呢?”

  听到陈江海的问题,牟红中苦笑了一声,摇了摇头说:“江海,我的南德和你的秋海,本质是不一样的。”

  听到牟红中这样说,陈江海顿时明白了。

  南德的本质是个投资公司,说到底他没有自己的实体产业,想要上市自然不会太容易。

  或者说,根本没人敢给南德开这个后门。

  就冲着这一点,南德想要拿到上市的指标,几乎就是不可能。

  “江海,老哥我实在是没办法,你手里的秋海可是一个正经的企业啊!我想凭借你的手段,肯定能够拿到一张上市证的。”

  牟红中感慨了一句,然后又语重心长地劝说道。

  他当然知道陈江海手里的秋海,如今算得上是民族企业的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存在,拥有着怎样的影响力。

  在这种情况之下,只要陈江海愿意开口,这个指标绝对是手到擒来。

  虽然并不打算去搞什么上市证,但陈江海还是感谢牟红中的提议,笑着点头道:“老哥,这个我会考虑考虑的。”

  看到陈江海这个样子,牟红中知道对方应该是没有上市的打算了。

  对于这点,他倒是不怎么意外。

  陈江海要是想上市的话,肯定要就去做了,也轮不到他来提醒。

  能把秋海发展到这个地步的人,肯定是有自己主见的。

  牟红中轻轻拍了下陈江海的肩膀,没有再多说什么,点了点头就上车了。

  对于陈江海而言,堪称梦幻的一天,也就算过去了。

  第二天,十大杰出企业家颁奖仪式的报道,直接上了报纸头条。

  知道这件事情的人,都在猜想这次的主角,会不会是陈江海。

  作为这次年纪最年轻的企业家,陈江海受到的关注自然是最多的。

  可是报纸出来后,让很多人都是大跌眼镜。

  这次的主角,居然变成了牟红中!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