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零七章 商用5G网络问世,历史就此改写!_科技公司,我成国产之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科技公司,我成国产之光!第三百零七章商用5G网络问世,历史就此改写!“好了,去忙吧,务必以最快的速度把基站改造成卫星,我们的时间非常紧急。”

  赵晨光再次催促。

  “好的首长,那我就先去忙了。”刘夭庆应答一声,便带着他的工程师前去改造基站。

  因为得知基站要发射到太空,鲲鹏公司在设计基站设备时,一直都是按照卫星标准去进行设计,这为后续改造省去不少麻烦。

  现在卫星基站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两点,第一点是做耐高温处理,因为哪怕是低轨道卫星,面对太阳的直接照射,表面温度都会急剧飙升。

  例如国际空间站的朝阳面,温度一般都在114摄氏度,最高的时候可达225摄氏度,这还是做了光折射的温度,要是不做光折射,那将会是数百度的高温。

  目前国际主流降温方式是,重新设计热控系统,对卫星舱内的热交换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和布局,使卫星受到照射的部分和没有受到照射的部分之间能够迅速实现热交换,从而维持一种平衡的状态。

  其次是给卫星涂抹隔热外层材料,这种材料一般由多层复合材料组合而成,可以有效地反射太阳光,向外辐射高辐射性热量,即使有热量进入卫星材料表面,也能限制温度的上升。

  当然了,除了这两种散热,还有金银外衣、安装灵活太阳板等多种散热方式。

  散热问题解决后,还要解决卫星能源问题。

  设备运转需要能源,这是常识,哪怕是人类,也需要吃饭才能维持生命。

  在万米太空区域,卫星不可能说降下来重新充电,亦或者说更换电池,只能是自给自足,因此太阳能就成了首选能源。

  刘夭庆目前要做的是,重新设计基站的能源系统,包括能源存储和能源输出。

  只有把能源和散热问题解决,卫星基站才算成功问世。

  如果是其他卫星研发基地,可能需要十几天,甚至一两个月才能完成工作,但今时不同往日了,自从《天网计划》发布,全国各地的卫星人才都已经尽数来到昌西,就等着基站的改造。

  刘夭庆没有犹豫,直接按下紧急呼唤按钮。

  霎时间。

  基地内警铃嘹亮。

  “叮铃铃——”

  无数科研人员被惊醒。

  因为在地底下,他们有些人其实已经分不清楚白天和黑夜,只知道按照基地的时间去休息。

  “所有卫星技术人员紧急集合,所有卫星技术人员紧急集合,卫星基站已经抵达!”

  “重复一遍!”

  “所有卫星技术人员紧急集合,所有卫星技术人员紧急集合,卫星基站已经抵达!”

  广播声传遍卫星研发基地,数百位科研工程师陆陆续续走出自己宿舍,前往工位广场集合。

  而与此同时。

  火箭工程师也陆续集合。

  他们不需要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