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八十九章 对话华晨集团,商议生产工厂转让_科技公司,我成国产之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科技公司,我成国产之光!第二百八十九章对话华晨集团,商议生产工厂转让东三省,奉天市。

  这里是国家重点建设,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奉天的工业门类已达到122个,大规模的工业企业已达2403家,地区生产总值1720多亿元。

  其中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电子信息、化工医药占比最大,是支撑经济的重要产业。

  华晨集团,以及它的汽车生产工厂就坐落于奉天。

  此时的华晨集团总部,一场唇枪舌剑正在会议室上演,两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我们通过正当手段聘请的技术人员,史蒂文先生你们没有权利阻止他们进入生产车间,还请你们不要再派人阻止。”

  “不不不!他们是我们宝马的离职员工,根据合同协议,未来两年他们都不可以从事汽车领域相关的工作,我阻止他们进去车间,那是维护我方的正当权益!”

  “我们可以支付违约金。”

  “违约金?”

  坐在右侧,金发碧眼,戴着副斯文眼镜的外国男人推了推他那副眼镜,不屑道:“你付得起违约金就不会找我们谈条件了。”

  他们当初签的协议,那可是经过顶级律师拟定的,基本找不到丝毫漏洞,而且违约金是工程师从业生涯的十倍金额。

  也就是说,不仅要没收全部获取的薪资,还要按十倍赔偿,最关键的是,这些德国工程师少则干了二十年,多则四十年,从业生涯的金额根本无法统计了,审查又要花大量时间,华晨集团根本和宝马集团耗不起。

  沈冬深呼吸一口气,压着声音质问道:“只是提供技术支持,你们真的要赶尽杀绝吗?”

  他做为华晨集团董事长,此时真的感到了深深的无力感。

  燃油车不比其他领域,如果没有外国工程师提供的技术支持,品质方面真的会没有保障。

  就比如说纯国产的汽车,在新能源汽车没出来前,谁会去买国产的汽车啊?

  日系车、德系车占据了市场绝大部分的份额。

  不夸张的说,如果离开了外国技术支持,国内连高端点的燃油机都造不出来。

  想弯道超车?

  不好意思!

  燃油车不存在这个可能!

  就拿德系车举例,它们的专利证书堆叠起来,足以有百米高,这丝毫没有夸张。

  斯蒂文看着急眼的沈冬,依旧摆出副高高在上的姿态道:“不是我们赶尽杀绝,而是按合同办事,如果你们要支付违约金…”

  他停顿了0.2秒,继续说道:“我们会立即派人去查明,他们这些年的工资明细,当然了,时间可能一年,也有可能是三年,更有可能是五年…”

  很显然。

  宝马集团就想拖。

  可偏偏沈冬还不敢翻脸,因为华晨集团不仅仅只有华晨龙华,还有华晨宝马。

  现在情况很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