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八章 提拉失败,设备出现严重问题_科技公司,我成国产之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统面板。

  他看向身旁失魂落魄的杨烈,连忙询问道:“杨工,第一次单晶硅棒提拉失败了?”

  “总裁…我……”

  杨烈脸色难看,欲言又止。

  他老脸算是丢尽了,前面提纯环节进展顺利,魏华、韩铭和翟勇各显神通,将硅石提纯到11N的多晶硅并完成掺杂,可轮到他却提拉硅棒失败了。

  看着杨烈有些自责,神色颓废,陈星连忙安慰道:“别往心里去,我们是从零开始,有挫折很正常,总结经验再试一次,我们都相信你可以的。”

  “没错!”

  韩铭附和一声,继续说道:“总裁说的不错,提拉本来难度就大,越粗的单晶硅棒,提拉的难度就越高,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我们就第三次!”

  “总结经验,再试一次。”

  “失败毕竟是成功它妈,我们重新计算,再试一次!”

  魏华与翟勇也开口安慰。

  原本躁动不安的作业区域人才,也在互相打气加油的鼓励下,重新振作了起来。

  一次失败而已,怕什么?

  他们可是从零开始,属于是摸着石头过河。

  “等等,我给忘了。”

  陈星突然想到了什么,连忙让杨烈稍等一会,自己小跑前往工业园的停车场,在车的储物箱取出沪硅集团的经验笔记本。

  当他重新返回厂房,将笔记本交给杨烈道:“这是沪硅集团近年生产12寸硅片的失败经验总结,你看看有没有用。”

  “我…”

  杨烈接过笔记本,眼神闪过抹感激之色。

  他并不善言语,在连接被鼓舞和激励后,他重重点头道:“谢谢总裁信任,谢谢各位信任,我重新计算再试一次。”

  “去吧。”

  陈星并没有责怪的意思。

  半导体硅片生产本身就难,如果这么轻易就解决,那就不需要100%依赖进口了,这是国产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翟勇这时也站出来,提高数倍音量道:“石英坩埚重新加热到1450摄氏度保持,等待杨工程师计算出下次提拉速度。”

  “石英坩埚重新加热,已设定1450摄氏度保持!”

  “温度正在上升!”

  设备操控员重复说道,确认数值没有出错。

  而在另一边。

  工厂的某间办公室内。

  杨烈来到办公桌坐下,翻看沪硅集团失败的案例,并开始总结这次失败的经验。

  想拉大尺寸硅棒,需要计算提拉速度、硅溶液、母晶与辐射热量。

  先说提拉速度,单晶硅棒为什么可以提拉出来。

  这是因为母晶,也就是晶种放入硅溶液以后,硅溶液里的硅晶体会附着在晶种上。

  当它们附着时缓慢拉出,因为液体表面的温度下降,会由液态转变为固态。

  这个现象就好比在极寒地区,屋内是23摄氏度,而外面是零下二十几度,当你拿着水枪往屋外喷水时,喷射的水柱接触到外面的冷空气会瞬间凝结成冰。

  单晶硅棒的提拉法,操作原理亦是如此。

  至于想要拉多大尺寸,则是取决于拉升速度和旋转速度。

  旋转让四周硅晶体附着,拉升则是让附着的硅晶体冷却,期间还要多次调试拉升速度,不然后续会越发臃肿。

  但杨烈仔细算过了,两小时后才需要调整提拉速度,这才一小时不到的时间,为什么母晶会断,附着太多硅晶体了?

  他总结经验的同时,不断翻看沪硅集团的失败总结,可接连几次的计算,得出的结果还是提拉速度为每分钟3毫米。

  “难道是提拉速度太慢了,调整到4毫米试试?”

  杨烈继续计算。

  他觉得是提拉速度太慢了,导致晶种附着的单晶硅太多,从而拉崩断了母晶。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