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七十七章:接连的失败?_我的纪录片真的不想要高收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是往往是想法很美好,落地很现实。

  这部电影成年人观众比较少,倒是带着小孩子的家长比较多。

  当然最后的票房也不如原来的预期。

  首日票房142万,倒了次日票房只有65万就注定了这部电影火起来的可能性很小。

  其实也不是说看首日票房就能够决定一切。

  因为一部电影看的还是后续的发力。

  只要后续的票房不断上涨或者稳定,那么这就是一部成功的电影。

  就好比黄瑜的《那云那山》首日票房3000万。

  后续虽然没有持续走高,但是因为基数大,后面几天的票房也一直维持在2000万-3000万左右。

  到目前为止上映一周多,票房已经突破了2亿了。

  这距离他们3亿的成本回收票房,也只差1亿了,后续还有4-6周的可持续营业时间。

  但凡是首日票房跟后面几天的票房跌幅超过40%的。

  那基本上是无望大爆了。

  事实证明也是如此《萌宠大家园》第三天的票房就只有不到30万了。

  从百万跌到30万,基本上每天都是30%的幅度往下跌落的。

  这个时候,不出意外的又跳出来一波媒体跟网友对着徐文就是一顿输出。

  。

  各种唱衰的再来一遍。

  甚至还有所谓圈内的导演都忍不住站出来发声。

  表示徐文就算是要试水也不应该一次性的给这么多部电影做监制。

  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观众对于这些电影的失望拉大了。

  就算有之前已经上映的7部电影中的导演跳出来发声。

  表示自己在拍摄的过程,徐文没有改动过自己的内容,相反都是会对某部分内容提出意见,但是自己并不是每次都听取了。

  同时还表示在这部电影中,徐文更像是一个从旁协助的指点着,电影的好坏真正有关的还是自己。

  并且还希望大家就算是要批评也不要继续批评徐文了。

  要批评就批评自己。

  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

  因为大家并不在乎他说的话。

  用某位广告圈的大老来说:发生在徐文身上的就是典型放大因素,纵使徐文在这部电影里面的参与程度只有1%,那么由于他自身的名气有99%。

  所以在观众心中,这部电影理所当然的是100%属于徐文的作品。

  自然的也就被冠以徐文的标签。

  营销号们也是深谙这一点,所以在每次的新闻标题前面都会特地强调“徐文”两个字。

  让这个放大的因素在观众的心中得到加强。

  虽然人家解释的很专业,但是奈何观众并没有听进去。

  因为这个时候,徐文指导做监制的第八部小成本电影上映院线了。

  这部电影是时下非常流行的古偶仙侠类型。

  虽然是小成本,找的演员也都是电影学院尚未毕业的大学生。

  俊男靓女的搭配,加上模式化的套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