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七章:第六集!_我的纪录片真的不想要高收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自西域的胡商们也不敢深入中原。

  所以都把河西走廊当作中转站。

  于是作为河西走廊中间段落城市的张掖,便由此兴盛了起来。

  杨广派出了裴矩去到西域去了解情况。

  作为杨广最受信任的五位重臣之一,裴矩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来到西域,裴矩放下了自己作为朝廷大臣的面子。

  主动去结交当地的胡商。

  去了解这个与中原失联了许久的地方。

  彼时的张掖一方面是胡商的中转站,胡商们把香料、特产运送到这里售卖。

  随后又在当地购买丝绸、茶叶运回西域。

  而中原一些行商的人们也是这样的旅程。

  一二来去的造就了这里空前发达的商业规模。

  当裴矩来到这里的时候,也不禁被这里的规模所打动。

  在跟各路的胡商们攀谈了解过后,裴矩也知道了胡商们从西域来到中原的三条路线。

  以及他们西域44国的风俗人情。

  并把这些编制成书。

  裴矩有心想要打通河西走廊这条商业路线。

  但是张掖的规模已经形成,而且胡商们因为早年间去中原行商的遭遇,也不敢踏足中原。

  这让裴矩颇为苦恼。

  在翻阅典籍之后,裴矩找到了一种可行的办法。

  那就是效仿仓慈。

  仓慈是三国时期的官员。

  当时他就是张掖的行政长官。

  彼时中原正在经历着战火,凡是去到中原经商的胡商们经常遭到当地的豪强的抢夺勒索。

  不敢深入中原。

  于是为了维持这条贸易路线。

  仓慈颁布了这样一条规定。

  不愿意去中原的。

  那么就继续在张掖经商,按照官方规定的价格售卖商品。

  若是想要去中原的,则有官方发放补助,并且派士兵护送。

  这样的政策当即得到了许多胡商的赞成。

  所以在当时的那样的环境下,这条路线还是没有停止。

  裴矩效仿仓慈,当即颁布了许多的政策。

  包括降低胡商们的关税,鼓励他们前往长安和洛阳经商。

  中途可以入驻政府的驿站等等。

  回到长安之后,裴矩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编著的那本著作呈现上。

  隋炀帝杨广表示很满意。

  并且又派裴矩返回河西走廊继续经营。

  此后的张掖等地,愈发的发展兴盛了起来。

  后来隋炀帝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要西巡河西走廊。

  这个决定立即遭到了众多大臣们的反对。

  要知道当年的汉武帝也不过只是在黄河边远远的眺望河西走廊罢了。

  但是这些大臣们的反对,并没有得到隋炀帝的采纳。

  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隋炀帝带着军队、后妃一共数十万人,浩浩荡荡的从长安出发了。

  渡过黄河,隋炀帝亲征了一直在骚扰河西走廊上面胡商的部落。

  大获全胜。

  此后只要度过关隘就可以到达张掖。

  但是从小生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