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37节 丁大全出奇制胜_狠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调四川军队下江南?

  四川军队在破了鞑军主力后,俨然成为了大宋最强大的军事集团,调动他们来,岂不是表明了大宋离不开川军?

  江南的宋军并不少,数量达致鞑军的两三倍,还舍近求远,这不是明他们无能吗?

  下人会怎么想,正在前线的贾似道会怎么想?他还要不要“相公”的脸面?

  考虑严重一点的,三国前期,汉失其鹿,就是从诸侯进京开始的。

  今孟之祥大胜,威望更胜往昔,羽翼丰满,民间皆言其如高宗朝吴阶,割据之势成矣,即使把他换掉,他部下的那些骄兵悍将谁人可制?赵范治襄樊的明鉴未远!

  临安府内有谣言曰四川王气已起,他若率兵晋京,只怕比鞑子危害更盛!

  鞑子要钱要命,他要大宋江山!

  况且,从四川到江南,远隔千里之遥,真要是等他来援,江南万事皆休矣。

  丁大全给出了主意,林存和朱熠全驳,对丁相公的提议斥之以鼻,认为由贾相公主持芜湖一线战事,不吟动京军,更不能调来川军。

  管杀不管埋,丁大全不与林朱两相公辩驳,但他并不势单力孤,马骥来了精神,旗帜鲜明地支持丁大全的主意,即出动京军,与贾相公合兵一道,共击鞑军,尽快解决江南之事,马相公的意见是倾向于派一位相公统帅出京。

  先前,马骥在朝较为沉默,不曾与李曾伯正面作对,一旦丁大全回朝,他就火力全开来支持丁大全了。

  对于调派川军之事,马骥振振有辞:“……鞑军肆虐江南许久,官军却迟迟未能驱逐,各州县白日关门,道路断绝,民何以为生?民不聊生!”

  “臣以为,当未雨绸缪,早作打算,可调川军晋京,迟则生变!”马骥指出道。

  林存和朱熠转移火力,与马骥驳斥,马骥何等的老油条,不自已主意的对错,尽往江南目前的形势来扯,话中带话,意思就是李曾伯管军无能!

  打仗得靠前线军人们拼命,责任还真的是由枢密院来扛,难不成是皇帝的错误?

  听着马骥句句戮心的话,李曾伯很想指着丁大全和马骥的鼻子骂道:“奸臣!”

  随着吕文德与高达新败,贾似道所率领的京湖军是目前在江南最好的军队,不信任他还能信任谁?

  调京军出京,两奸臣还真的能想,换作其他人可以这么想,但他们不应该这么想,他们久久在朝,应知道各种朝廷禁忌!

  主力京军离京,谁人、何军还能拱卫京城?保护皇帝?

  把京军交给贾似道,那贾似道实力大增,岂可为之?!

  并不是贾似道一定会造反,但朝廷从不会让一个人控制着绝对的力量,哪怕再信任他都不行!

  比如军队中川军、京湖军与两淮军三足鼎立,还有李曾伯、林存和朱熠在一起理事,官家把马骥安排进来,对于这种渗沙子行为,李林朱三相公都不反对。

  两奸臣站着话不腰疼,但李曾伯也有他为难之处,目前鞑军盘踞江南,对江南大地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此事发生在他管军与主政期间,他必须承担这个责任。

  再有,丁大全调京军出动,李曾伯反对,那么就会验证了御史的一个法:“李曾伯拥兵自重!”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