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0节 蒙古智将塔察儿_狠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有箭如飞蝗,攻城的部队被打得惨不忍睹,损失惨重!

  全子才、刘子澄、赵楷加上一个江海,看得两眼发直。

  这是准备对付鞑军的防御物资,全让宋军消受了!

  唐州城里屯积的物资,一直让守军坚持着,宋军只能用人命不断地填,消耗守城物资。

  至七月初,死伤万人,赵范又补了五千人,一万五千人围困着唐州,不断攻打。

  城上反击力道不断减弱,看来破城在即,全子才等人还没来得及高兴时,流星马飞报:“鞑军大势(大部队)已至!前锋骑兵距离唐州三十里地!”

  其实,鞑靼人察罕部一直窥伺在侧,但塔察儿不让察罕攻击宋军,他度着唐州的形势,等到唐州快支持不住时,鞑军有如神兵天降,兵强马壮,士气如虹,只待厮杀。

  全子才还能怎么着,此时他的军队疲惫不堪,哪里敢与鞑军开战,唯有下令撤退!

  一干人等,指望着打下唐州去官复原职,尽成泡影!

  不仅如此,还损兵折将,耗费军资粮秣,没有战绩,如何向朝廷交待?

  真是旧债未偿新债又来,全子才那个愁啊,真如汉水,滔滔不绝。

  宋军仓皇撤退,营地物资带不走的尽作销毁,点火焚之,黑烟滚滚,一片惨淡的气氛。

  唐州守军哄笑声大作,全子才等人灰溜溜地离开。

  七月初三,鞑靼人兵不刃血,进入唐州!

  塔察儿接见了郭胜,直截了当地道:“我若罪你,必两方对质,不会象南蛮般屈你!”他温言相慰,郭胜心遂安,把部队改编,成为蒙古汉军,并自动请缨,愿意到襄樊地区外围的蔡州、均州、邓州诸地劝降驻守的镇北军归入大朝(指元朝)。

  大朝是金人对蒙古的称呼,这郭胜原为金人,归入南宋是为“归正人”,现做了三姓家奴,就恢复对蒙古的尊称。

  郭胜先是立有投命状(尽杀唐朝南军),又愿意招降其他的镇北军,塔察儿很高兴,要他放手去做。

  足智多谋的塔察儿,命人前往襄樊散布谣言,说蔡州、均州、邓州诸地皆反,与蒙古人配合,等着截杀救援的宋军。

  襄樊地区的谣言满天飞,赵范听到的是自相矛盾的消息,让他变得狐疑不定。

  蔡州、均州、邓州诸地受攻,郭胜至城下劝降,各地守军一开始没有投降,而是派人去襄阳求援。

  可是,求救的信使到达襄阳城下,赵范听闻鞑军随之而来,以为想要赚他的城,他居然不纳信使,不信信使,没有援兵!

  到得二十三日,枣阳也急报求援,赵范也没派援兵!

  他本来对自家兵将野战没有信心,听闻谣言,信以为真或者是诈以为真,各地求援时,他索性都不派出援兵。

  既然如此,各地镇北军守军动摇了,郭胜乘机劝降,加上鞑军声明:“投降者免死,不降者尽屠!”

  于是,蔡州、均州、邓州等地的“镇北军”相继投降,尽杀当地南军官吏作为投名状。

  至此,孟珙血战得到的诸地尽失,宋军一夜回到从前,襄樊变成了南宋抗击蒙古的最前线。

  口温不花置酒与塔察儿相贺,亲与他把盏。

  蒙古军没损失到几个人,就轻松夺取了一大堆城池,可谓大胜!

  口温不花此时极为信服塔察儿,对他说道:“襄樊之事,得麻烦都元帅了!”

  塔察儿慨然道:“无妨,包在我身上!”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