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8章 杨梅烧_小镇人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陇水镇是有慈幼院的,虽说此地富饶,民风淳朴,可早架不住一些人生而不养,或是家里贫困且又难以负担那么多子女,养不起就往富人家或是衙门口扔。

  所以几十年前官府募得银钱筹办了这所康宁慈幼院,选了不少风评好的奶娘来。又怕那些人将孩子随意丢弃于某个角落,就在建好的院子外头专门凿出个方形的洞,放置推拉抽屉,只要婴孩放到这里来,就能被看守的人带到屋里,此叫置婴点。

  正是因为如此,其他地方知晓后,便将养不下去的孩子送到这里,导致早些年慈幼院人满为患,招的奶娘都不够用,只能加派人手。

  也就是现下没有多余的苛捐杂役,田赋收的又少,哪怕是山里头,只要有手有脚,这日子能过下去。不至于把好好的孩子往别处扔,慈幼院的人才少了些。

  当阿夏一行人走到慈幼院门口时,门敞开着,屋门口坐了两个老太太在说笑。

  小一点的孩子在桥边上蹦来跳去,互相追逐打闹,稍微有点身量的,则坐在石栏边支的摊子前,也就是摆了两张小木桌,上头放着几个小木盆,还有些罐子装的小料。

  不待她说话,之前一直抱住石狮子的女童跑过来,仰着头问她,“姐姐,你们是来买东西的吗?”

  阿夏瞧她瘦弱,眼睛却很有神,顺势蹲下身来,“你们卖什么呀?”

  女童掰着手指回她,“卖青草糊和白玉兰,青草糊是大花婆婆和小水婆婆教我们做的,白玉兰是大家去山里摘的,可香啦。”

  阿夏有意逗逗她,“那卖多少呢?要是买的多会不会便宜一点。”

  “都卖两文钱,”这个价钱女童是知道的,不过说到后头,眼神就有些飘忽,往对面看去,才小声地道:“买的多会送一点点吧。”

  “那你们卖的钱会拿来做什么呀?”

  山桃瞧她伶俐可爱,也忍不住问她一嘴。

  “留着呀,婆婆会给我们买好吃的,”女童贴近她们,捂着嘴巴悄悄地说,“还会给我们每个人一文钱,攒着就能等货郎阿叔过来换东西了。”

  “这般好啊,”阿夏摸摸她的头发。

  其实大家又何尝不清楚,慈幼院已经这样许多年了,没有父母庇佑的孩子要过得更难些,虽则吃饱穿暖不成问题,可更多的也满足不了。

  所以这些从小看顾他们长大的奶娘,现如今又熬成婆婆,自然不忍心如此,就教他们从学会做简单的吃食开始,每晚在这桥头支摊。

  一则为谋生,二则为以后出了慈幼院有个糊口的本事,三则是教他们自立自强。

  以至于这些年岁从五到十六的孩童,靠着自己的本事,年年春卖梅花、兰花、荠菜卷、春笋、杨柳条;夏卖青梅、榴花、栀子、艾草、青草糊;秋卖凤仙花、山核桃、桂花、板栗、糖芋头;冬卖酱萝卜、白菜、汤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