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3章 快上马,反明复清啦_快上船,反清复明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造反的造反。

  可以说,这些所谓的“山民”与大明是血海深仇。

  颇有家资指的是他们埋进山里的财富。

  张正漠摸着胡须,思考着未来要走的路,以及对这些人的态度。

  姚之富微微拱手,说:“陛下,何不广发檄文,征召有志之士加入我们,反明复清呢?”

  “这能行吗?”

  “绝对能行,大明已经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地了,他们想要活,就必须加入我们!

  况且,与普通百姓不同,他们之中有不少书香门第,一身才华可以为我们所用。”

  张正漠略微思考,觉得这事可行。

  白莲教不缺兵,缺的是识字能管理大军的人。

  “好!这件事就交给你,有能力的都提拔上来。”

  有了方向,也就有了效率。

  张正漠的招贤令深入大山,不少遗老遗少纷纷出山,带着子弟和家产加入白莲教国。

  甚至连同一些地方小地主也坐不住了。

  实在是白莲教国的宣传太到位了,又有宗教加持,很多迷信的老百姓稀里糊涂的加入了反明复清的大军。

  从平原到山间,从田地到深阁。

  白莲教国的动作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那种万物竞发的境界,就在眼前。

  白莲教国的大军就像是海绵吸水,瞬间膨胀到9万人。

  如果算上老弱妇孺和家属,那可就是30万了。

  如果只看人数,白莲教国和大明,那就是五五开呀。

  这些身处西南大后方的地主,只知道大明喜欢让地主挂老歪脖子树上,但是并不太清楚明军的军力到底有多强。

  只有少数接触过《大明报》的地主知道双方巨大的差距,连夜带着亲族和财产往西跑。

  地主们分成两拨,一拨向西跑,远离大明。

  一拨则是加入白莲教国,准备反明复清。

  川地大量的佃户是懵逼的。

  前一秒他们还在给地主家种田,后一秒地主跑了,那这田还种吗?

  但是不管如何,白莲教跑路,地主跑路,川地农民第一次知道吃饱饭是什么感觉。

  张正漠骑在高头大马上,时不时回望身后长长的大军,面露笑容。

  打大明他是不敢打的。

  白莲教被大清暴打,大清又被大明暴打,那么白莲教也肯定会被大明暴打。

  所以,张正漠虽然打着“反明复清”的旗号,但是战略方向确是直指缅甸。

  打不了大明,还打不了你缅甸么?

  在如今的大明藩属国体系中,是没有缅甸的位置的,只有安南。

  柿子要捡软的捏。

  一个月后,白莲教南征大军顺利进入缅甸境内。

  缅甸王孟云亡魂皆冒。

  他一边组织军队北上,抗击白莲教;一边给大明写信,请求恢复对大明的朝贡。

  中南半岛距离南洋很近,孟云的的书信很快就送到吉隆坡,并被转译成电报发往金陵。

  朱再明只看了一眼,就直接扔进垃圾桶。

  孟云这个缅甸王是十年前乾隆封的,关我大明鸟事?

  再者,姚之富与锦衣卫接触过,白莲教南征也是大明默许的。

  地主外逃。

  白莲教带着一部分中原百姓进入缅甸。

  这些都是大将军府的计划。

  想做藩属国,不给你们换换血,怎么做藩属国?

  朝鲜国为什么能成为大明长子?

  就是因为血脉来自中原,文化上也是同源,中原血统的纯度非常高。

  安南因为朱棣在位期间,对安南北部形成过实质性的统治,大量百姓迁徙过去,血脉纯度也很高。

  相比较而言,缅甸地区的中原血脉可就相对稀少了。

  虽然几百上千年的交流,让缅甸境内有着不少中原人后裔,但是毕竟数量有限,还不能形成主体民族。

  所以,大将军府的计划就是,利用白莲教对缅甸的非中原血脉进行清洗。

  在未来,白莲教国可以成为大明的新藩属国,也可以按个罪名出兵收复。

  恶名是白莲教的,成果是大明的。

  这都是可以操作的嘛。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