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9章 同一个师傅教的,破不了招啊_快上船,反清复明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土木堡。

  “轰~”

  红衣大炮发出怒吼,黑火药燃烧产生的烟雾遮蔽了战场。

  此时的准噶尔军队,火炮能用的已经不足100门,大部分由于炮管过热,不得不暂时陷入沉默。

  而这,也给了清军机会。

  杨遇春抓住机会,让后方等待许久的炮队,开始对准噶尔进行反击。

  炮兵们将手推炮推到阵前,随着炮兵指挥官的命令,清军的手推炮开始发出怒吼。

  炮战开始了。

  时值正午,双方各有损伤。

  嘉庆在中军大营,听着前线传来的战报,心情既开心又不安。

  开心的是,清军顶住了压力,待双方炮战结束,可以有计划的进行反击。

  不安的是,准噶尔的军队,火器装备率很高,大大超出了了嘉庆的认知。

  因为从前线传回来的情报看,准噶尔的火枪装备率近乎百分百!

  新军的火器是从沙俄买的。

  难道准噶尔的火器也是从沙俄买的?

  正当嘉庆冥思苦想时,后勤官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大军粮草不多了。

  “什么?朕不是带着15天的粮么?

  这才第9天!”

  “皇上,户部准备粮草的时候,确实准备了15天的份量。

  但是刚刚微臣听士兵说粮食有问题,微臣大惊便去查看。

  然后,就看到那些底层麻袋中装的不是米,是石子啊皇上!”

  “还剩多少粮?”

  “暂时无法统计。”

  听到这,嘉庆猛地站了起来。

  整个大帐静悄悄的。

  杨遇春立刻安排亲信前往后勤处,先将人员控制住,然后在大帐周边严密巡查,防止消息走漏。

  “皇上,事已至此,我军要先撤回居庸关再从长计议!”

  “对,撤回居庸关!”

  嘉庆心中焦急。

  军粮告罄意味着什么,他心里清楚的很。

  历史上相应的事件,发生的太多了。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但是,战场上的撤退,尤其是正在作战之中,如何撤退是一门学问。

  上万人的军队,绝不是将军一声大喊就能组织撤退的。

  此时的大清新军分布在土木堡4里的范围内,大小军阵无数。

  这么远的距离,什么样的嗓门能传到士兵的耳朵里。

  并且敌人不是傻子,一旦清军撤退,阵型之间的衔接被破坏,很可能被敌人抓住机会,直接一波冲击打成溃退。

  所以,杨遇春在规划好各军阵的撤退顺序、路线和时间点后,通过200多传令兵通知到各个军阵。

  下午1点,当双方炮兵彻底沉寂,大清新军的撤退开始了。

  按照计划,居庸关方向的新军开始向中路集合,并在将领的指挥下,以宽大的扇面向东面进军。

  同时,中军预备队向两侧机动,组织两翼防御阵型。

  与鲁特罗斯主力对峙的前军,则负责断后,等后军击穿准噶尔防线再进行撤退。

  居庸关方向的准噶尔骑兵,很快发现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