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章 1800世界局势_快上船,反清复明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旅进入福州,那简直是被当地人请进去的。

  两路大军遇到的清军,加起来也不超过两三千人。

  大明不可能为了这几千人,派上万大军南下。

  东线3旅还好,他们沿着海岸线进军,可以从海军获得补给。

  但是西线就不行了,随着4旅的进军,后勤补给越来越困难。

  于是,大将军府改变策略,不再派遣大军南下,而是分派了大量官员南下劝降。

  和平演变开始了。

  金陵紫禁城。

  朱再明处理着文件,同时对大明的发展也有了清晰的认知。

  在工业上。

  崇明岛重工业区正式开建,炼铁炼钢、三酸两碱、机械加工……等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金陵的纺织行业也迎来改革,无数工厂被集中到东南角工业区,大量的蒸汽机被投入产业制造中。

  在民生上。

  大量的煤渣被废物利用,工部成功炼成煤焦沥青,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始加快。

  沿江高速、金陵—镇江—扬州—无锡—苏州线高速……正式动工。

  来自南洋的16万土著,正在24小时不停歇的为大明建设添砖加瓦。

  新式民居小区开始建设,农税降低为百分之三,商税也开始统一规范。

  在军事上。

  大将军府准备深化改革,分别设立了陆军总参谋部、海军总参谋部和空军总参谋部。

  一支热气球部队正在崇明岛秘密训练。

  大明海军第一舰队在崇明岛集合,准备进行大舰队远洋作战的演练。

  在政治上。

  大明的触手,逐渐伸向了老欧洲。

  第一批20艘要塞级巡洋舰和4艘春风级驱逐舰完工。

  礼部尚书秦渊与约克将在新乡登上战舰,正式出访欧洲。

  新年。

  大明各地张灯结彩。

  户部拿了一大笔钱,给600多万户近4000万大明百姓发了对联。

  这片大地,红灯高挂,彩旗飘飘。

  新大明统治不到两个月,百姓的生活条件肉眼可见的变好。

  户部的补贴,大量民营工厂内卷般的招人,优良种子的分发……

  百姓手里有钱了,也舍得消费了。

  尤其是过年这天,百姓们拎着礼物串门。

  一打可口百事、两条步步高年糕、一袋子糖、几斤油炸土豆片、再加上各种红枣干果,这个年喜庆的很。

  喜上加喜的是,大明皇帝朱再明要大婚了。

  金陵紫禁城虽然只打了地基,但是各处悬挂着红旗和喜联。

  指婚、初定、成婚。

  一条红毯延伸向还是地基的宫殿。

  两侧木杆上挂着门神、对联、红灯、彩绸。

  随着礼部昭告宣礼,在奏乐声中,朱再明迎来的他的正妻和明妃。

  新大明也迎来了她的皇后。

  当晚,各部大臣携家眷在紫禁城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礼部尚书秦渊,还有法兰西大使约克醉醺醺的向朱再明敬酒,并且辞行。

  他们要尽快前往崇明岛,与萨镇冰一起前往新乡。

  总之,这个新年办的急匆匆的,皇帝大婚也没个完好的宫殿使用。

  大明上下忙得很,些许细节也没那么注意。

  人到了,喜庆就到了。

  朱再明摇摇晃晃的回到小木屋,在门前他“哇”的一声吐出来。

  轻轻推开门,映入眼帘的是红烛红帐红盖头,林知薇两姐妹静静的等着他。

  “陛下……”

  “梓潼~”

  以下,就是今晚小木屋发生的故事:

  ……

  (麻了)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