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6章 嘉庆:留发不留头!_快上船,反清复明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以保存实力为主,在未知的敌人面前退避三舍不会错的!”

  法军撤军了,沿着地中海向埃及撤离。

  留下了一脸懵逼的穆斯法塔四世,不过很快他就懵逼不起来了。

  来自君士坦丁堡的八百里加急送到他手中,称在君士坦丁堡周边发现了清军龙骑兵师。

  近万人的龙骑兵师团团包围住君士坦丁堡,城内任何人员和物资都无法出城。

  穆斯法塔心急火燎的召集将领议事,将领刚集合,清军的攻势就开始了。

  无数清兵身穿厚实的深绿色军大衣,他们端着针击枪以班组为单位,以稀疏的阵型向奥斯曼军发动攻击。

  清军在200米外射击,奥斯曼军燧发枪的射程无法对清军进行有效的反击。

  针击枪清脆的枪声响彻战场,伴随着刺耳的尖锐呼啸声。

  这些红色圆头弹钻入士兵身体,铜皮剥离嵌入身体,铅芯弹丸在体内翻滚,带着血肉从背后飞出。

  不少中弹的士兵胸前一个手指大的孔洞,后背却是碗大的空洞,场面非常血腥。

  奥斯曼的将领们很快就意识到,这是一种新式枪械。

  射击时没有烟雾,装填速度比燧发枪快了好几倍。

  往往一个十几人小队的清兵,他们的火力超过了奥斯曼军上百人的排枪队列。

  当战斗进行到白热化,清军的炮兵旅终于跟上了步兵的进攻速度,将火炮拉到阵前对着奥斯曼军进行炮击。

  铺天盖地的炮弹与步兵一起,就像滚烫的热水淋在雪地上,奥斯曼军的阵地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融着。

  距离清军的进攻过去了半小时,奥斯曼军的外围阵地基本丢失,穆斯法塔四世是在苏丹亲兵的保护下从西侧阵地转进的。

  嘉庆骑在马上,小李子和韦大宝背着帆布包跟在后面。

  嘉庆通过望远镜,见到身穿重甲的哨兵手持碗口霰弹枪,沿着战壕清理奥斯曼守军。

  “比沙俄人更精锐。”

  嘉庆发出赞叹,不吝啬对敌人的赞赏,然后话锋一转,昂着脑袋说道。

  “但是朕打的就是精锐。传令混成旅投入战斗,从侧翼对奥斯曼军发动总攻!”

  传令兵领命,骑上战马前往混成旅的阵地,将命令下达给纳西莫夫。

  战事并没有悬念,清军在一天内攻破奥斯曼阵地,四万奥斯曼军被俘虏。

  在清军开塞利战事结束后两天,西北方向的龙骑兵师传来好消息,君士坦丁堡被攻破。

  多善携带的烈性炸药包摧毁城墙,骑兵炮在巷战中比大型火炮更管用。

  龙骑兵师在付出了近千人的伤亡后,在城内逼降了守军。

  这一切发生的太快,清军兵分两路,一路消灭了奥斯曼主力,一路攻入君士坦丁堡。

  偌大的奥斯曼帝国,在短短几天内分崩离析。

  虽然在乡间,有不少奥斯曼残军奋勇抵抗,但是已经无力回天了。

  以战争来维系国家机器的奥斯曼帝国,在主力被歼灭后,国家也随之走向终点。

  嘉庆进入了他忠诚的君士坦丁堡,他缓缓走过这个异域风情的街道,小心避让着街道上的“地雷”。

  难闻的气味充斥着嘉庆的鼻腔,他很难理解,为什么西方人那么喜欢居住在满是屎尿的城市里呢?

  “皇上,如今我们一站灭亡了奥斯曼帝国,漫漫迁徙之路也也在这里完结,臣建议就在这里安顿下来吧。

  这里连通东西方,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尤其是君士坦丁堡,地理位置实在是太好了,完美的卡住了东西方的陆上咽喉。”

  多善捋着胡须,他一直没有忘记朱再明给他的任务,套着大清的壳儿在君士坦丁堡给大明镇守西方的大门。

  “君士坦丁堡啊……”嘉庆望着肮脏的街道,心里有些怀念在北平的日子,说:“这个名字也太难听了,改名西平吧,附近的地区就叫西直隶。”

  多善眉头一挑,看向嘉庆的眼神透着古怪。

  在君士坦丁堡改名西平后,清军“好言相劝”市民清理街道,改善城市环境。

  而大清的传统在发挥出来,无数清兵在各地宣传清军的统治。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不管你是哪个宗教的教徒,什么不能剃发不能剃胡子……通通被一刀噶了。

  西方人剃发,光洁的脑袋顶着金钱鼠尾,那场面……

  嘉庆都觉得辣眼睛。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