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6章 被动触发了_快上船,反清复明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声音在不同密度的介质中传播,其传播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回波的波形又有哪些变化?”——《格物致知》,声波与介质,大明学士封海舟。

  “皮亚诺曲线,用一根线填满正方形,它是一维还是二维?”——《格物致知》,空间几何数学模型,大明意大利民族朱佩塞·皮亚诺。

  “植物生理学,光合作用的开端。”——《格物致知》,植物生理学,瑞士籍大明归化人珍妮·瑟纳比埃。

  朱再明放下手中的格物报,揉了揉脑袋。

  格物报已经发表了好几期了,刊载了近十几年人类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

  说实话,植物的光合作用朱再明还没忘,但是皮亚诺曲线那可就是高端数学模型的几何运用了。

  朱再明觉得,这个格物报他越来越看不懂了。

  看不懂是好事,说明大明的格物学正在蒸蒸日上。

  这时,一个电报员慌慌张张的将一封电报送到八卦大楼,送到朱再明手中。

  当天下午,镇远号战列舰、平远号巡洋舰、超勇号驱逐舰和新乡号补给舰从崇明岛军港出发,向太平洋驶去。

  ……

  18000米高空。

  夜晚。

  先驱者号上,13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缩成一团,飞艇上传来钢架形变的嘎吱声。

  在这个高度上,夜晚有零下60度。

  尽管飞艇上有帆布外壳的保护,但是寒冷的气温还是侵入到舱室内部。

  众人裹紧军大衣,依然感到手脚冰凉。

  朱显雪坐在指挥台上,与李思明紧紧靠在一起,他哆嗦着问道。

  “李舰长,怎么飞艇上嘎吱声没停过?”

  李思明呼出一口热气,紧了紧军大衣的衣领,说:“应该是热胀冷缩效应,飞艇的组装是在地面完成的,工作温度在20~27度。

  现在我们在18000米的高空,零下60度的温度,钢架体积缩小,钢架之间的铆接出现了缝隙。

  钢架在气流的吹拂下,发生了形变,这就是声音的由来。”

  李思明心里直打鼓,他还有一件事没说。

  那就是在零下60度,钢架变脆,非常容易因为快速的应力变化而折断。

  这也是先驱者号不敢直接下降高度的原因。

  一旦下降高度,气温升高,铆接处再次箍紧,巨大的应力变化让龙骨有折断的可能。

  草率了,昨天就不应该冒险上升寻找返航的气流。

  总之,李思明现在非常后悔。

  “所以,我们现在什么都不要做,耐心等待第二天的到来。

  等太阳升起,气温逐渐升高,我们就可以安全的降低高度了。”

  朱显雪听着,擦了擦额头的冷汗,看着面前各岗位上同样缩成一团的士兵呢喃道:“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的吧。”

  他的话刚说完,众人就听见驾驶室上方的气囊舱之中,突然传来一声异响。

  随后就是“嘣~”、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