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五十五章 糖_带着系统回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五十五章糖(第1/1页)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南方就已开始种植甘蔗,常见的食用方法为榨取浆汁直接饮用,或作为水果吃。后来,人们也尝试对蔗浆做粗加工,即以暴晒煎煮去掉蔗浆中的部分水分,制成浓度较高的“蔗饧”。

  《三国志》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吴国的孙亮在交州进献的甘蔗饧里发现鼠屎,掰开后发展仅有表面湿润,内里则干燥未湿,因而断定鼠屎是不久前才被投入饧中。

  由此可见当时的蔗饧乃是一种稠厚的糖浆。若是进一步冷凝,这种粘稠的蔗饧倒也可以固结为赤褐色的糖块,因其形色似石,味甜如蜜,得名“石蜜”。

  不过,传统的方法能去除的水分有限,因而这种糖块水份大,极易溶解,看似坚强似石,实则入口即化。

  唐朝初期,在不产甘蔗的北方,人们想要品尝石蜜的滋味,就得依靠沿丝绸之路远道而来的外国使团和西域胡商。

  他们带来的“西极石蜜”产于西域、因经过高超的脱水处理而呈干燥的饼块状,不但易携带、易储存、而且滋味品质都优于南方粗制的蔗饧。

  基本上皇宫里面吃的糖,大多都是这样的石蜜,当然,这属于最高档次的糖了,档次比较低的,那就是普通的麦芽糖了。

  所谓甘之如饴,就是说甜的像糖一样,这里的饴,说的就是麦芽糖的制成品。古代有饴,还有饧,“饧”指稍硬一点的“饴”。

  植物种子在发芽的时候会产生麦芽糖,但是这种麦芽糖不太容易结晶,只能制成胶装物质。就算如此,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吃到的。

  虽然掌握了制糖的技术,但是这里的糖需要用粮食种子来造,连饭都吃不饱,又谈什么吃糖呢?所以糖虽然是调味品,但是却是不折不扣的上层阶级的奢侈品。

  “含饴弄孙”就是东汉章帝时期马皇后的人生理想。连皇后的理想都是含着糖逗弄孙儿,更何况活的那么辛苦的老百姓呢?

  一直到了宋朝的时候,糖才真正的成为了可以被广泛消费的食品。

  “郎君?郎君?”等到崔玥吃完了张楠的那一份奶油蛋糕之后,张楠依旧是沉浸在自己的赚钱大计里面没有醒过来。

  崔玥一边喊着张楠,一边用手在张楠的眼前晃来晃去。

  “嗯?怎么了?”张楠被崔玥这么一晃,才是反应过来了。

  “没怎么,郎君你想什么呢。”崔玥好奇的问道,虽然崔玥见过张楠发呆,但是每一次发呆张楠都会冒出来一些新奇的想法,所以说崔玥好奇的不是张楠的发呆,而是张楠为什么发呆。

  “我又想到了一条赚钱大计,怎么样,玥儿有没有兴趣。”张楠笑呵呵的问道。

  虽然这些东西张楠也是可以亲自去操作的,但是张楠现在的目标已经不在这些上面,如果说有什么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