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7章 董仲舒劝学_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藏书室中借阅典籍,亦不是什么难事。

  原本董仲舒以为要经过数道手续,非常麻烦,因此他最开始都是在书架前站着看书,不想招来麻烦。

  只是后面藏书室的管理员见着他常来,好心提醒,告诉他可以借回去看。

  董仲舒这才知道,陈洛制定的借阅规则,并不严苛。

  那些普通的纸制书籍,只需要登记名字,一人总共可以借阅十本,在两个月内归还即可。

  而藏书室内竹简,倒是需要通过身份证明,才能带离,一人只能借阅一卷,需要在旬日内归还。

  至于藏书室内的某些孤本,原则上是只能在这里观阅,不过因为某些研究想要带离,则是需要向陈洛申请,得到批准才行。

  不过董仲舒暂且只需要借阅那些纸制书籍就够了。

  毕竟那些竹简的信息量过低,除了有对照古籍的作用外,其他时候,还是翻书更加方便。

  总的来说,太学博士的待遇,简直把福利基本拉满。

  换成同等俸禄的其他官职,在长安哪有这么好的待遇。

  比方现在的免费住宿,物美价廉的食物,清幽的办公环境……简直可以用享受二字来形容。

  董仲舒觉得自己不算是无欲无求的那类人,但是太学内的生活满足了他的全部想象。

  在这样的环境下治学,那么阅读经典并非一件苦事,反倒如同享受。

  要知道有多少先贤居住在陋巷之中,喝着清水,吃着粗劣的食物,晚上只能借三分月光读书。

  他们在那样苛刻的环境下,仍旧传下了自己宝贵的思想。

  自己拥有如此好的条件,又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

  日子这般不咸不淡地过去五天。

  董仲舒在太学内的生活渐渐形成了规律。

  起床,洗漱,与公孙弘结伴前去食堂用早食,交流攀谈,上午结束。

  用午餐,前去藏书室还书,挑书,借书,阅览,下午结束。

  晚饭过后,接触同僚,进行辩论,挑灯夜读,一日结束。

  太学内的这些同僚,董仲舒觉得他们的能力倒是比外面的那些文士要强上很多,通过了太学的筛选,果然还是不一样的,在吵……在辩论的时候,这些人不至于最开始就被带入进自己的逻辑,进行交流的时候,还算是有来又回,没有被自己单方面给摁着输出,一言不发。

  在第五日的傍晚,公孙弘过来敲响了董仲舒的房门。

  “次卿过来,是有何事?”刚刚从藏书室归来的董仲舒,正在吃饭,不过他放下手中的食盒,先去开了门。

  “你这又是去藏书室看了一下午,现在才回?”公孙弘乐呵呵地问了一句,感慨道,“你们年轻人的研学精神,我是远远比不上咯,现在年岁大了,只希望不要将原来的知识都给忘光就行。”

  董仲舒笑着接话道:“我认为次卿这话有失偏颇。”

  “哦?还请指教。”公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