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15章 放榜_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15章放榜

  次日。

  无论是太学大门处,抑或是宫城附近,都徘徊着无数文士。

  官方并未告知太学博士的录取结果,在哪公布。

  于是他们只能结合维新侯昨日护送卷子进宫的事迹,在几处猜测的地点等待。

  “仲舒,我见你是丝毫不紧张,想必是胸有成竹啊。”人群之中,公孙弘笑侧头看向同伴,笑眯眯地调侃一句。

  要知道大部分文士眼中明晃晃地写着焦灼、期待与渴望。

  而这样的表情,在董仲舒脸上是一个都见不着。

  在公孙弘看来,他之所以平静如斯,只有两种可能。

  其一是董仲舒根本不在乎这场考试,不在乎它的最终结果,故而是否通过太学的考核,完全无所谓。

  但他不远万里从赵地赶来长安,怎么可能对自己能不能选上太学博士的事情毫不在意。

  若真是完全淡泊名利者,恐怕根本不会理会那一纸求贤令吧。

  那么就只剩下第二个原因。

  董仲舒对自己的作答满意到了极致,觉得自己通过考核,属于板上钉钉的事情。

  好比每日清晨起床洗漱吃饭,对于这样稀疏平常的事情,难道谁会严阵以待,神色严肃地进行一番心理建设之后,再去完成吗?

  现在的董仲舒或许就是认为这次太学的考核,与日常事务一样,完全不值得他去忧心。

  “倒也不是胸有成竹,只不过我从广川来长安,又在长安待了这么久,并未有谁真正说服过我,反而被我辩得哑口无言者在多数。”董仲舒缓缓开口,陈述着事实。

  他在构建属于自己的理论。

  只是这一理论并不完善。

  恰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因此董仲舒试图借助与他人辩经,来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填补其中存在的漏洞。

  但收效甚微。

  每次他与别人辩经,往往是把对手绕进自己的理论体系中来,再靠着自己丰富的理论经验,将一个又一个的对手辩倒,从广川到长安,外加前些时日连挑十八家酒肆茶馆,董仲舒在心里仔细记录过,总共是击败过八百五十七名不同的对手,他们所属的学派,各种各样。

  这八百五十七人,其中大头是他在考试结束次日辩赢的。

  要知道整个大汉来参加太学考试的贤才,人数也就一千出头,董仲舒正面击败了其中五分之四,面对这样的情况,他没有骄傲自负,口放狂言,已经算得上谦和有涵养了。

  甚至按照统计学的规律来看,在那剩下不到两百人里,要找出五十五个比自己更强的,显然没有可能。

  当然,在茶馆酒肆之中的辩论,倒不能完全证明一个人的治学水平。

  毕竟有些人更习惯于书面写作,口头表达难以阐述出内心全部的所思所想。

  这类人更加适合考试,而非正面辩论。

  或许他们在太学考核的试卷上,留下了惊世骇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