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6章 宜阳大战1_晋血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渑池至洛阳的官道上。

  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正顶着风雪,朝着洛阳方向行进。在这支大军的前方是大队大队的骑兵,这些骑兵里有身穿皮甲手挽强弓的轻骑兵,这些轻骑兵大多由匈奴人、羯人和羌人组成,怒马强弓,来去如风,令人闻风丧胆;也有身穿重甲、手持长槊大戟的重骑兵,一个个牛高马大,孔武有力,这些重骑兵有投诚或者被俘虏的晋军或者汉人豪强武装,更多的则是鲜卑人、乌桓人。鲜卑人和乌桓人都是半农半牧的民族,兼带渔猎属性,身材比匈奴人要壮实许多,辽东所产的战马也远比匈奴人的马要高大,他们天然更适合当重骑兵。

  还有一些身披铁甲但不带长兵,反倒佩带长刀和强弓的骑兵,这些大多是丁零人。丁零人大多来自遥远的贝加尔湖,匈奴崛起后将他们征服,待到匈奴衰落了,他们便趁机南下,填补匈奴人留下的势力真空。待到汉末天下大乱,中原王朝再也无力控制草原了,他们便和众多蛮族一起大规模内迁,有的从河套平原经阴山进入代郡,跟生活在那一带的拓跋鲜卑一起混,有的经河西走廊进入关陇地区,并且在这些地区扎下根来……现在西晋虚弱到了极点,这些被压着打了五百年的蛮族纷纷露出了獠牙,丁零人也不例外。他们再一次站到了匈奴人的狼旗之下,听从曾经的主子的指挥去征战沙场了。

  后面则是数量更加惊人的步兵部队,千人一队,每隔一里便有一队,东望不见头,西望不见尾,旌旗猎猎,刀枪如林。这些步兵大多是投靠了匈奴汉国的汉人武装,相当一部分是在战争中被俘虏或者投降过去的晋军,但更多的还是各路豪强组织起来的军队,比如说王弥,一口气给匈奴汉国带过去了好几万大军。这些汉人武装的加入补齐了匈奴汉国的短板,在他们加入之前,匈奴汉国的军队长于野战而短于城池攻防,有了他们,这些都不是问题了。此外,步兵中间还有大量羌胡、氐胡,他们比汉人豪强提共的步兵还要凶悍、残忍,就是在使用床弩、投石机这类大型器械方面稍逊,人口也没有汉人多。

  再后面则是运送军械、物资的队伍,无数衣衫破烂的民夫在胡人皮鞭甚至弯刀的驱使下赶着牛车、马车、驴车,或者推着鸡公车,甚至用肩膀扛,带着大量沉重的粮草、军械,顶着寒风,在结着薄冰的路面上艰难前行,动作稍慢的就会挨鞭子抽,甚至被一刀砍掉脑袋。从渑池到洛阳这条官道两边,僵硬的死尸随处可见,有冻饿而死的,有活活累死的,更多的则是被打死的。胡人压根就不拿他们的命当回事,死了便随便往路边一扔,完事。在他们看来,两条腿的马不好找,两条腿的人有的是,成批死光都不要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