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5章 大明宝钞升值了_大明:发配岭南,你开发珠三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5章大明宝钞升值了

  在朱樉带着众人,登上澎湖列岛,并且开始实施教化,建设当地的时候,在大明各地,却有许多商人们,打着行善积德资助百姓的名义,派出商队到各地售卖粮食。

  而且,他们都是直接和百姓交易的。

  就连官府,也奈何不了他们。

  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

  这些人手里,都有秦王的手令。

  而且商队,还有秦王的亲卫护送。

  并且这是打着资助百姓的名义,在大义上也不好去阻止。

  关键是,这些商人,居然允许百姓们用大明宝钞购买粮食。

  这是完全符合大明律的行为。

  法律上,也没有阻止他们的理由。

  于是各地开始奏报。

  而且,整个大明,各地的大明宝钞价值,也随之上升。

  不到半个月,大明宝钞的价值,就从一贯只值二十文,上升到了一贯大明宝钞,能购买一百文的东西。

  为什么呢?

  因为,市面上的大明宝钞流通少了。

  而且大量的粮食进入百姓家中,许多人家吃不完的,就想着卖掉一些,又加速了市场上的货物交易量,并且在这个交易的过程中,大明宝钞也被大家所认可了。

  这就自然导致大明宝钞的价值,不断地上升着。

  番禺府内,许多专业的人才,正都聚集在府衙的办公房里面,每个人手里都有算盘,还有一些简单的计算器,然后不断地计算着。

  旁边,则是姚广孝和道同,二人一边喝茶,一边接着源源不断送过来的一些账目。

  “这边,又是一百五十石。”

  姚广孝将账单递给了道同,让他过目,一边说道:“已经两百三十八万石了吧?这八个月,就拿掉了如此多的粮食啊!要是再怎么下去,我们的粮库还够吗?”

  道同笑道:“大人不必担心,自从袁老到来以后,我岭南之地,光是去年夏稻和秋稻的产量,便达到了一千万石,这还不是稻谷,是稻米的产量!更何况,现在百姓生活好了,菜肴丰盛,还有北方的小麦面粉也有引进,所以我们对稻米的消耗并不大,一年有八百万石稻谷,基本上就够了。再加上今年,两季稻的产量突破了两千万石,我们手里能用的粮食,都要堆积如山了!”

  “这么多粮食,对于大明朝来说,可是一剂猛药啊!”

  姚广孝震惊道:“我倒是不知道,岭南之地产量也如此丰盛。”

  “这都是多亏了袁老!”

  道同说着,朝大学的方向一拱手,笑道:“今年大明缺粮,虽然殿下卖粮食自然有他的计策,但实际上殿下此举,又何尝不是救了整个大明朝的百姓呢?哦,又来了一批……多少石?”

  “九千石!”

  姚广孝愣神道:“这不是燕地吗?”

  “是,确实是燕地……看来,这些徽商确实有办法,连燕地的生意都做过去了,而且这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