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5章 秦王要造反?_大明:发配岭南,你开发珠三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5章秦王要造反?

  最后这句话,等于是杀死这场辩论会了。

  因为,那些顽固派,也自知理亏。

  所以他们一直都是用古人先贤的话,来压制和反驳对手的。

  那么,有什么能推翻这些先贤的观点呢?

  答案就是……

  天下万民!

  宋朝时期,有人说过,为什么读书。

  为天地立心。

  为万民请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话,几乎成了所有读书人讲大道理时的座右铭了。

  用来表现自己高人一等的时候,也十分好用!

  读书人的心中,理想第一,孔子第二。

  或者说,二者是并列第一的。

  理想是什么呢?

  为万民请命啊!

  可是现在,秦王在岭南做的事情,就是在给万民请命!

  而且还是实实在在的。

  那么,你是继续守着孔圣人或者各位先贤的那一套,不让女子务工,不让每个家庭都有更多的收入,不让百姓们活得更好吗?

  说白了,这位女同学,就是给对手抛出了一个选择……

  你们敢说,为了孔圣人那个被后人曲解的儒学,然后衍生出来的各种理学,而置天下万民的生死于不顾吗?

  只要对方说了,哪怕输了这场辩论,她也无所谓。

  因为她十分清楚,没人敢指着现在岭南这些百姓的鼻子,说一句:“你们的贱命,还不如那些已经死去的古人们留下的只字片语!”

  这样的话语说出来,绝对被岭南的百姓,乃至全天下百姓的吐沫给淹死!

  特别是朱樉这个秦王,打从上任开始,就注意打开百姓的思想。

  虽然,朱樉看起来并没有刻意去做这些。

  但是他建立了大明乃至全世界第一所完全开放的国际大学,然后利用罗教授去普法,同时宣传和塑造符合岭南地区发展的三观。

  再有,就是大学里面的那些学子们,也是宣传和鼓励百姓们开民智,开思想的枪手。

  那些学子们在大学里学到了东西,回去就会给自己的父母讲述,再影响到周边的邻居……

  久而久之,岭南之地的百姓,特别是番禺府的百姓,思想已经和一年之前的他们自己相比,有了极大的改变。

  比如说,遇到不平的事情,他们会反抗,不会再忍气吞声,会按照罗教授说的那样,利用律法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他们也学会了请愿。

  还有就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百姓们现在如果想要找秦王告状,都方便了许多。

  而朱樉这个秦王呢,别看他管着整个岭南地区,外面还有大片的领土,但实际上朱樉的管理方式,让他自己不可能会一天忙到晚的。

  朱樉平时,还比较闲。

  因为朱樉懂得如何用人。

  而且,手底下的人才还不少。

  他也舍得放权。

  有这么一个既能掌控全局,偏偏又闲得蛋疼的秦王在,对那些欺压了百姓的官员们也是一种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