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5章 力挽狂澜的国之栋梁_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毙,不苟而全!

  殉国忘身,舍生取义!”

  三句话震耳欲聋!

  吏部尚书王直,第一个站出来支持于谦:

  “我,吏部尚书,发誓跟随于公,誓死保卫我们的家园!”

  “我也发誓,跟于公共进退,无论生死!”此人叫商轲,是大明朝的一位连中三元者。

  后来的宪宗重臣。

  “我也支持于公!”

  “誓与京师共进退!!”

  画面一转,京师的天空,乌云密布,大有黑云压境的感觉。

  坐在龙台上的代理皇帝朱祁钰,虽然胆战心惊,也终于被这些热血的臣子们感动:

  “好,于爱卿,本王就把防守北京的重任交给你!希望你竭尽全力,不要辜负本王和大明的期望!”

  “好!好样的!”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

  洪武朝的君臣看着这幅画面,一个个激动的热泪盈眶!!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好一个宁正而毙,不苟而全!”

  “好一个殉国忘身,舍生取义!

  “好!”

  “这才是我大明的脊梁!”

  “这才是我大明的臣子!”

  徐达喃喃:

  “这是天下最高的荣誉,也是天下最重的重担啊!”

  说完,虎目含泪。

  “是啊,这班底,这君臣,这信任.”

  朱允熥静静地看着,不由暗暗为那位老人捏了一把汗。

  朱元璋感受到了他的情绪。

  听着他发自肺腑的话语,赶紧扯着他的衣袖,给自己的孙子一点儿安全感。

  朱允熥也像他靠了靠。

  “老子觉得,这个代理皇帝和这个火线上位的兵部尚书,还真是一对难兄难弟呢。”

  傅友德颇有感慨的说。

  “对啊,这朝廷,这兵部尚书,整个一赶鸭子上架啊!”

  徐允恭实在是看不惯李景隆这个人说话,这水平,实在是一言难尽。

  “你要是不会说,就闭嘴,你这话说的,还真是让人没法听。”

  他对着李景隆翻了一个白眼儿。

  李景隆哼了一声,把注意力全都放在了光幕上。

  此时,没有什么比那场战争更引人注目了。

  “天德,这仗,能赢吗?!”

  朱元璋不无担心的问。

  如果是现如今的洪武班底,老朱根本不会有此一问。

  可是那是八十年后,他看到了土木堡的惨败,看到了后代子孙的无能,又看到了临时上阵的君臣。

  这仗,真没底。

  徐达也非常谨慎,他看了看站在外围的朱棣,内心感叹了好几下。

  哎,天知道啊。

  可是他不能对老朱说不知道。

  只好回答道:

  “陛下,也许,哀兵必胜,也可以期待一下。”

  朱元璋颔首,现在,也只能期待这个于谦能够创造奇迹了。

  “熥儿,你以为呢?”

  朱允熥真的很害怕皇爷爷的突击检查自己的学业,这不,又来了。

  “爷爷,孙儿知道,老子道德经里有这个成语的原文: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州。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嗯,知道出处,熥儿很厉害!”

  朱元璋现在是有机会就疯狂的夸赞自己的孙子,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对这个孙子的重视程度。

  因为他感觉自己亏欠这个孩子的太多了。

  而这个孩子想要在朝堂上站稳脚跟,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

  “熥儿你要知道,这里的‘行无行’犹如‘为无为’,是老子道的理念的核心内容之一。

  你要记住,以退为进,以静制动,是战争的最高指导原则。

  现在,那个大明,兵力空虚,士气低迷,故而,你徐爷爷才有此一说。”

  感谢辛苦投票票的童靴!!!!

  一路走来,你们的只言片语和所有支持,小作者都铭记于心!!!

  大家都越来越好,开开心心!!!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