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5章 待定制度如同鸡肋?!_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5章待定制度如同鸡肋?!

  朱元璋的理想国度是固化的:

  所有老百姓都在自己的户籍所在地老老实实待着,不许随便流动。

  而且还把老百姓的身份按照职业分为宗室户、官绅户、民户、军户、匠户等等。

  并且用法律来严格规定,不得私自脱籍或者更换,否则治罪,仍判回原籍。

  这样一来,不光是身份被固定了,权力也被固定了,农户负责种田,军户负责保家卫国。

  而且更为要命的是,这种身份还是世袭的!

  今天的我们怼人的时候,总是说你家有皇位要继承啥啥的,

  估计那会儿的老百姓真的可以拍着胸脯说“我家有土地要继承”。

  如果实在是需要去到百里以外的地方,则需要官府开具的路引来作为通行证。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如果军户的后代不喜欢从军怎么办?

  答案是没办法!

  所以,在洪武初期,崇武精神盛行,这种制度的弊端还看不出来,等到国家安定下来之后,

  社会要向前发展,军功越来越难捞,军户子女出头无望,就会产生不满和懈怠的情绪。

  这也就是大明中后期,部队战斗力非常拉胯的直接原因。(当然了,除却那几个非常厉害的军事奇才)

  所以,洪武的大臣们才对光幕中那种军民互敬互爱的画面所震撼和感动。

  而随着蓝玉的车子跨省跨县飞驰,没有遇到一丝阻拦,则又刷新了他们的三观。

  神仙的世界果然和凡间的不一样,他们不需要路引,可以自由流动?!

  这对洪武时期的大臣们来说感觉不可思议。

  蓝玉和大刘两个人停在了一户人家的门口。

  村子里三三两两的老人围拢了过来,其中一个看上去很健谈的老大爷笑呵呵地跟蓝玉打招呼:

  “哦,蓝小子来了?又来看老徐头来了?”

  随着他的话音刚落,房门打开,出来一位驼背很严重的老爷爷。

  “徐爸,我和大刘来看你了。”

  “蓝玉啊,大刘,来来来,快进来,快进来!”

  蓝玉和大刘还有助理王东提着一大堆吃的,用的,往屋里走。

  老人家一个劲儿的唠叨:

  “哎呀,都跟你们说了多少回了,不要再买东西了,上次大刘买的我还没吃完,

  前天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又给我送来秋天吃的用的,还给我换了厚的被褥。

  你们俩怎么又买这么多?!”

  “徐爸,您别不舍得吃!”

  “哈哈哈,舍得,舍得,人老了,不中用了,吃也吃不动了啊。”

  “哎呀,现在的政策好啊,国家好啊,我们这些人根本不愁吃穿用度,都不用我们操心,

  到时候,民政的就亲自给送上门来了,每个星期还有人打电话询问,

  身体好不好啊,缺不缺东西啊,知足了,啥都不缺。”

  蓝玉很开心,他抓着老人的手:

  “是啊,咱们国家的政策多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