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2章 九江攻防战(三)_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2章九江攻防战(三)

  淮军溃了。

  这些淮军都是子弟兵,基层军官系统不是同乡就是同宗,所以淮军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必定比绿营更强。

  但相对的,这一溃起来,直接就是成片成片的溃败,拦都拦不住。

  迎恩门前的准军倒是没有一溃千里,但也是如潮水般迅速退去。

  戴坤没去阻拦,也没法阻拦,只能象征性的鸣金收兵。

  “当当当!”

  后方负责举旗的士兵也连忙将手中的淮字大纛往后放倒,但不完全倒下去(撤退的意思)。

  等到淮军退回,戴坤强忍住要抓几人出来砍脑袋示众的想法,只安排清点了一番战损。

  就这么短短一个时辰,淮军居然伤亡数百。

  得亏撤的及时,要再打下去,可能伤亡还得继续增大。

  且多数都是负伤而丧失战斗力的,实际战死者其实不到百人。

  戴坤看着伤亡汇报,眉头微皱并未多言,稍稍润色一番后写成战报送至隆大帅那里,顺带还亲自前往营中看望那些伤兵。

  说句不好听的,在戴坤心里,这些伤兵还不如直接战死了好。

  活着不仅要浪费大军的粮食,整日在营中晃荡哀嚎还会影响大军的士气。

  攻城的淮军退去,坐镇迎恩门的守将何正先是松口气。随即顾不得喘息的功夫,便又带着亲兵火速前往其余几门援救。

  迎恩门的淮军溃的太快了,这才不到一个时辰。

  另外三门的清军不过是负责佯攻,顺带埋伏和阻截东南来犯的明军。

  所以到现在为止,都还停留在想办法渡(护城)河的阶段。

  护城桥早被明军拆了个干净,东南门的清军要想攻城,必须得先把护城河填平,或者重新铺设护城桥。

  明军坚壁清野,清军找不到拿来填河的炮灰民夫,而且填河耗时太长,这些将领也不是不想立功。

  那就只能重铺护城桥了。

  而壕桥这类攻城器械,清军自然有携带。

  但你在这里架设壕桥,人家东南门的明军虽没有主将亲自坐镇,可该有的守城火炮、兵力、民夫可都一样不少。

  九江城更是黄殿构筑湖口防线的重要一环,里头前前后后单是新军部队就有八千多人,还有大批输送的粮草辎重。

  算上九江本身储备的粮食,不考虑其它因素,坚守三个月是绝对绰绰有余的。

  东南三门的清军只要架设壕桥,就会遭到明军守城火炮的集中炮击。

  壕桥是用坚木打造,体型也十分庞大,仅靠几颗实心炮弹,自然很难破坏。

  可壕桥没法破坏,那些负责铺桥的清军却会被炮弹打死啊!

  再者说,护城河距离城墙本来就不远,这么近的距离,那些散弹炮、木炮也都可以开炮了。

  “轰轰轰!”

  “砰砰砰!”

  城头火炮、散弹炮几波轮射下来,负责架设壕桥的清军直接损失惨重。

  那些壕桥不是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