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8章 惹事的炖鱼_诗酒趁年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楚丰也在生气呢。

  他气儿子太蠢!

  这位老神仙在雍州经营了几十年,称得上是根深蒂固了。只可惜中间离开得时间有点久,把事业交给了长子。长子那就是接班人,尤其楚丰做了太尉之后,把雍州刺史的位子弄给了长子楚攸,这态度就更明白了。留守之人,皆以楚攸为主。

  初时,无论上下,还要琢磨着“如果是太尉在此,当如何做”、“不知太尉是怎么想的”。时日久了,楚攸一应事务渐渐上手,拿的主意连楚丰都夸奖,心也就渐渐大了。算一算年纪,楚攸的孙子都好能成亲了,再事事听爹的,那才是悲剧。

  如果楚丰一直做他的太尉,楚攸掌管雍州,那自然是平安无事的。如果天下太平,父子俩再有什么意见相左的时候,也有足够的缓冲。现在是亲爹带着人从京城千里奔袭杀了回来,然后天下大乱了。

  听谁的?

  再者,原本楚丰的次子楚源与楚攸的差距颇大,结果楚源往京城里转了一圈回来,行政级别也不比楚攸低了。更因经过了京城的锻炼,行事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楚攸还不觉得有什么,依附于他的人先有了小九九。总想撺掇着楚攸显一显威能,正一正嗣位。放到和平年代,他们也就不用这么急了,反正楚丰也不是个老糊涂。但是战乱时期,真是什么事情都能发生。

  楚源若有所觉,面上却不显,心道:多年不见,老大怎么突然变傻了?现在的事儿,固然是楚家自己的事,却也不单是楚家的事了。一旦他表弟颜肃之大业得成,楚氏这个出嫁女,在娘家的发言权就大大地提升了。这种背后瞎捣鼓的事儿,别人不敢说,只要楚攸敢做,楚氏就能看明白。这不是自讨苦吃么?

  楚源的心里,他跟姑妈楚氏一家近年来相处得颇为愉快,与其跟哥哥人头打成狗脑子地争家产,还不如趁着乱世,去扛一扛济阳王。在庶务之外,再练一练用兵的本事。两家总有联手的一天。到时候有的是机会让他凭自己的力量,再加一点裙带关系,挣自己的基业。

  这么想着,楚源就于楚家拒了济阳王的求婚之后,请命往前线去实习,居然在楚家老将的指导下,将济阳王的攻势给扛了下来。

  楚攸的智囊们大急,一天给楚攸洗脑八回,回回都是说:使君怎么还能坐得住呢?雍州之主,却反不如别人对雍州的贡献大,这合适吗?

  弄得楚攸也比较烦。

  益州刺史之妻舅更使人递了消息过来,正合了楚攸这里的心思——至少是要做出点事情来,显出长兄的能耐,达成压倒性的优势,安雍州上下之人心。一个家,不管是不是皇家,如果法定的继承人的本领不足以统御众人,那么人心就会散。楚攸这个想法,不能说不对,却未免有那么一点器量不足。

  作为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