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6章 改制_梅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6章改制

  九三九四年的时候,全国各地的企业,又开始一轮如火如荼的改制。开始的时候,那些效益不好的企业,被先动了刀,工人下岗,企业的资产被拍卖或者转制,从国营转为民营。到了后来,就是连一些效益尚好的企业,只要不涉及重大的国计民生,也都开始进行改制。

  梅城针织厂那个时候,还不属于开不了工,工资都发不出的单位,就是这样,它也被纳入了企业改制的范围。

  当时梅城有几家工厂,已经濒临破产,这样的单位,白送给人家,接手的人只要承担在职人员的安置和退休人员的出路,也没有人愿意接手,需要县里和镇里组成的工作组,反复做动员工作。

  有人就提出来,像梅城针织厂这样还有效益的工厂,晚改不如早改,现在改制还有人要,晚了,等到它日子都过不下去再来改,就没有人要了,难度就大了。

  于是,梅城针织厂的改制,也被提上了日程,由县二轻总公司和梅城镇,组成了改制领导小组。

  梅城针织厂虽然还有效益,但它是专门生产出口产品的外贸工厂,外面的人,手里没有订单的人,谁敢一脚踏进来。加上梅城针织厂又没有什么设备,除了几台缝纫机,就没其他的了,不像那些有车床冲床刨床铣床的工厂,这个产品不行,还可以做其他的产品。

  缝纫机除了做衣服,还能干什么,在这么一个小镇,裁缝铺都快开不下去了,你一个服装厂,要是没有订单,哪里还活得下去。

  因此,想要接手梅城针织厂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原来工厂的供销科马科长。他和方国飞他们公司关系不错,手里握着大把的订单,把梅城针织厂改制到自己名下,虽然有点冒险,但算盘子拨过来又拨过去,他觉得还是没有问题。

  加上他和赵厂长两个人,平时就互不服气,但谁也没有能力把对方搞掉。那个时候,像他们这样的集体企业,厂长要想免掉一个供销科长,那也是要上级点头同意的,马科长在县二轻总公司有人。

  赵厂长总感觉马科长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背后总是在骂,这个鸟人,我他妈的一枪崩了你!可惜,他现在已经没有枪了。马科长心里也憋着一口气,心想,你姓赵的不过仗着自己是转业军人,按级别分配到这里来当个厂长,你有什么真本事,屁!

  马科长觉得凭自己的本事,接手梅城针织厂肯定没有问题,他有这个自信。唯一有问题的是,当时的改制办公室规定,报名接手梅城针织厂的人,在他们投票决定的前一天,要缴纳五十万的保证金,这五十万,是用来买断不愿意继续留在工厂,那些正式工的工龄用的。

  担心接手的人,工厂改到了你名下,结果你工人安置不了,这些人转身就去二轻总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