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2章 另册_最终判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他们成分不好,就把房子收了,归小生产队所有,他们几个被赶进了牛棚。到后来平了反,抗日有功,才发还这房子。小队收了房子,先是做磨坊,然后是油坊,最后也作为了小队的农机存放处和打米厂,把房子弄得不像样子了。好在这户人家很懂持家,度过三年灾害,以及各样的难关,现在终于走出来,成为村里的带头致富人。”

  地主的后裔,就像山上的青松,不轻易夭折。

  房子高大,冬暖夏凉,地面干净,没有见到一片垃圾,屋里的东西收拾得井井有条,看上去,很有秩序,赏心悦目。男主人待人热情好客,但不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他的复杂心情。

  看上去,男主人有些拘谨,小心翼翼,完全没有种田人的粗犷和豪迈,反而谨小慎微,生怕说错一句话,疏忽一个小小的细节。

  他说:“我爷爷没有李支书说的那么有钱,在附近十里的范围内,还算行;出了十里,啥都不是。还有一些大地主,深藏不露,比我爷爷有钱多了。我爷爷的爷爷是贫农,给人家有钱人打长工,慢慢地攒钱,读书,考学,考中秀才,然后才有了我爷的好日子过。祖训不敢忘,就是勤俭持家,不参与政治,种地读书就行了。”

  “你的孩子们呢?”柯南问。

  “在外地工作。参加了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届高考,没想到老大耽误的功课竟没有忘记,捡起来很快就记住了,一考就考上了。老二也争气,也考上了。孩子读书没让我操心。”他说。

  柯南心想,这是家教有方啊,孩子的遗传基因好,在艰苦的环境下,只要自身素质过硬,就一定能够过着不一样的生活。他们祖训是不当官、不参政,实际两个孩子都是读的工科和医科,跟政治扯不上关系。

  从他家的治家,他的为人,看得出他现在过着幸福的生活。如果治家能治好,那么,治村就不在话下了。他有能力治家,既有能力治村。柯南是这么想的。

  此时,从外面进来一位女人,穿着打扮都挺干净清爽,不像一般的农村妇女。

  “这是我女人。”他介绍说。

  “欢迎来我家。我在坡上做事,没有迎接贵客,对不起!”她说。

  柯南心想,这个女人说话不一般。

  “弟媳妇,这两位是香港慈善机构的先生,来我村帮助搞自来水的。”李支书说。

  “每次好事都轮到李支书,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竟把好事弄到我们山上来。李支书啊,谢谢您啊!您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呐。”她赶紧说。

  “弄错了,恩人是他们二位。我们来,想开个座谈会,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看大家对做自来水有什么想法。本来,我想让5组组长通知,可是,我看来看去,还是觉得弟媳妇合适。那就麻烦你去通知了。”李支书说。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