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3章 以南人治南中_季汉刘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3章以南人治南中

  面对永昌郡夷、汉人口比例九比一,亦有可能是十比一的情况,刘璋虽是不喜,但他也知道,南中自先秦以来为夷越之地,汉人开拓南中的时间不过一两百年,能有眼下的局面已是不易,不能做过多的苛求。

  “永昌郡的叟夷中青羌、叟人的比例大概有多少。”刘璋向吕昌问道。

  深入南中不少时日的刘璋,对南中有了一定的了解,南中的蛮夷有很多的种类,但究其根本,大抵分为三种,青羌、叟人、夷人。

  青羌又称青衣羌,是源于西北大草原上的羌戎人的一支,青羌自草原循岷江与大渡河分水线的巴郎山、邛崃山脉猎食而进,最终到达汉嘉郡的青衣河谷,在青衣河谷经营农业,这个时间大概和古蜀国同一时代,称得上是源脉悠长。

  叟人自不必说,乃是开明氏古蜀国的后裔。

  至于夷人,夷人是南中剔除了青羌、叟人后剩余的夷越之人,细分下有僚、濮、僰、哀牢夷、旄牛夷等族群,说起来算不上一个种类,不过这群夷人的习俗基本上编发左衽,随畜迁徙,有一定的共同点,所以可以归为一类。

  这三种类型中,青羌居住在汉嘉郡的青衣水流域,靠近益州的经济文化中心蜀郡,比较容易接收到高文明的汉人文化熏陶,而叟人是古蜀人的后代。因此,青羌和叟人的开化程度较高,算的上半个汉人。

  但三种类型中的夷人则不一样,夷人一来远离蜀郡,二来大多非华夏苗裔,完全讲不通道理,称得上是纯粹的蛮夷。

  故而,刘璋对青羌、叟人的重视程度远超夷人,如果将半开化的青羌和叟人完全开化后归属到汉人治下,汉人在南中的力量将强大不少,所以他问起了吕昌永昌郡夷人中青羌、叟人的比例。

  吕昌身为永昌郡丞,对永昌郡的情况如见纤毫,他不急不缓的回复道:“禀明公,青羌之属,本郡是没有的,叟人的话,倒是有一些,不过也不多,估摸着就四五千人左右。本郡所统的蛮夷中,大部分都是夷人。”

  刘璋不无意外的点了点头,虽然这个结果不怎么令他满意,但他还是认可的,青羌所居住的汉嘉郡和永昌郡隔着越嶲一郡,想来青羌是迁徙不到永昌郡的地界,叟人在越嶲、益州郡都有居住,有些是会迁徙到永昌郡,但估计也不多。

  刘璋再和吕昌聊上了一会永昌的风土人情,直到夜色有些暗了,这场招待吕昌的私宴方才散去。

  翌日。

  在最后一人,也是颇为重要的一个角色,永昌郡郡丞吕昌赶到滇池的现下,刘璋于滇池县的明堂主持会议,开始了他的南中秀。

  滇池县的明堂中,南中的群贤毕至,有益州郡太守高颐、牂牁郡太守景毅、永昌郡郡丞吕昌、建伶县县令爨习,牂牁郡大姓龙、傅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