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章 非亡国之君,当亡国之运(二)_我刷短视频被古人看见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顿了一顿,然后说道:“我老师讲过,尧生活简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那个时候的百姓有饭一起吃,有劳动一起做,是我们所有文人都羡慕的大同社会。”

  ……

  听完他们谈话,赵祯疑惑了,如果天幕上这个叫朱由检真的是‘尧舜’,那又怎么会亡国呢?

  明朝

  刚才还在生气的朱元璋看到这个惊呆了。

  他没想到自己的子孙竟然没有后代,把皇位传给了兄弟。

  这种情况,虽然在整个历史上出现过,可是并不多,他没有想到竟然出现他的子孙当中。

  而且还觉得的他的弟弟竟然是尧舜,这是对自己的弟弟多高的评价。

  要知道我弟当为尧舜,这个句话可不能轻易说。

  可是现在朱元璋也出现了新的疑问,那就是被称为尧舜的朱由检为什么会亡国?

  非亡国之君,当亡国之运是什么意思?

  带着这个疑问,朱元璋准备仔细的看下去。

  至于朱棣,老老实实的跪一边去。

  什么时候给自己解释为什么造反,什么时候起来。

  朱棣:……

  朱棣能怎么办,他只能带着委屈跪在一旁。

  【崇祯皇帝(十八岁继位),除魏忠贤(十八岁除宦官)】

  秦朝。

  当秦始皇看着天幕上宦官被除,大声喝彩道:“好。”

  一个奴才还欺负主子身上,那不是找死吗?

  同时他对这个叫朱由检的皇帝有了好感。

  这样的青年,如果在他大秦,怎么也得给他一个大将军当当。

  汉朝。

  刘彻看着天幕上宦官被除,也是很是钦佩。

  要知道,一个没有任何势力的王爷,能够铲除宦官也是相当了不起的。

  不过就算这样,他还是没有达到‘尧舜’的程度。

  唐朝。

  程咬金看着天幕上的文字,有些不屑。

  在他看来,宦官也不过就是有点权力的太监,如果有什么问题,直接砍了就是。

  其他的文臣和李世民,都沉思了起来。

  秦朝的赵高能够指鹿为马,不把整个大秦朝堂放在眼里。

  东汉的时候更加严重,皇帝也不过是他们眼中的玩物。

  那么以后大唐会有吗?这是所有人心里的疑问。

  如何防治,这是他们将要面对的问题。

  宋朝。

  刚才还疑惑朱由检为什么会亡国的赵祯,看到魏忠贤被除,心里更加疑惑。

  如果朱由检只是一个没能力的皇帝,那么他亡国,赵祯能够理解。

  这可是被自己兄长称为‘尧舜’的存在,而且继承皇位后就把宦官铲除了,那也是相当的有能力,那为什么会亡国呢?

  这一个更大的疑惑,深深的从赵祯心里升起,也让他无比渴望答案。

  明朝。

  朱元璋看着天幕上的文字,哈哈大笑。

  “不愧为我的子孙,铲除的好。”

  对于天幕上朱由检铲除宦官,他是相当满意。

  这样的子孙,才是他朱家的孩子。

  至于跪在角落的某人,他恨不得打死。

  另个时空的大明。

  朱棣拿着鞭子,不断地鞭打着太子和皇孙。

  一边鞭打,一边还喊着:“你们能耐了,竟然重用太监,你爷爷/太爷爷定的规矩都忘了。”

  太子朱高炽和皇孙朱瞻基只能不断的躲闪,不躲不行啊。

  如果再不躲,只怕就会被活活打死。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