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3太祖血脉_烽烟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雪茫茫,举目皆白。

  “皇伯父,今日父皇,为了粮饷的事情,发愁的吃不下饭,为何父皇紧衣缩食,国库里里依然没银子呢?”一名圆脸少年站起身,看着正在教他们读书的中年男子问道。

  “是啊,父皇的衣服都打着补丁,我们每月只准吃一次肉,听说父皇又下诏要求百官节俭了,我们身为皇子,肯定又要被父皇狠狠约束了。”另一个皇子叹了口气,跟着说道。

  “那么,今天皇伯父就不讲这些了,跟你们讲点别的东西,等皇伯父讲完以后你们在想想为何好吗?”中年男子喝了口茶,认真的看着他们说道。

  “好啊,好啊!”

  “皇伯父今日要将什么?是民间的小故事,还是趣闻呢?”一名身穿明黄衣衫的女子,忍不住问道。

  “我们就讲讲李唐王朝,他们为何不缺钱花。”中年男子笑着站起身走了过来,在屋内踱步讲了起来。

  唐朝建立之初,便是和其他势力合作发展起来,从其兴盛又到其最终走向灭亡,正所谓成也是因为彼此的合作,败同样也有这个很大的原因啊。

  唐朝无论官制,又或者是军制乃至财政的制度,都和民间的各种大小势力勾连。

  其中军制更甚,在地方最低一级军事长官校尉,就很多都掌控在士绅集团手中。

  财政制度同样,朝廷在行政效率很底下的古代,采取的是种税收权利承包模式。

  朝廷有司下发,授予某人特殊的收税权利以后,他便可以代替朝廷来征收税负。

  这种可能叫盐铁使、钱粮使、转运使、茶马使、只要和收税相关的本职加个使就行。

  没错,

  就是任性,

  你只要收的上税负,且是在老百姓中间,没有太差的风闻就会是朝廷的好榜样了。

  这种办法的弊端是,一百个人去收税赋,可能你在李四那里缴纳五十斤粮食就好。

  而在张五哪里收税,就需要缴纳一百斤。

  在混乱的模式之下,唐朝的财政很不稳,充实到国库里的钱粮要看官员的能力大小。

  在唐朝初年节俭下,这种模式有大好处,可到后期官吏变多压力也就逐渐的增大了。

  著名的奸相杨国忠,就是靠收税起家的,而且他在税收方面的天赋满朝都是认可的。

  皇帝用他们去收税,也用他们去找美女,比如发现了杨玉环的就是朝廷派的寻花使。

  寻花使没有税收权,却负责去找寻美女。

  中年男子讲完以后,看着那一双双满是好奇的目光,非但没有解释其中的关键反而,又讲起了宋朝的财政制度来了。

  宋朝能够三百多年,在土地问题没有被严重的兼并,虽然很大程度上因为经济繁荣,老百姓不愿种地反而喜欢经商,比如武松的哥哥就是个卖饼的。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宋朝有一种国家拥有的土地,百姓只能租种不能够肆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