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章 乡音未改_大明开荒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枢的能力。所以王蹇是冷静的,自然先想不利的一面。

  李易淡淡一笑:“也没什么,不过是拜拜先贤而已。至于物议,正好可以看一看是怎样的物议。”

  王蹇明白了:李易这是要投石问路,看看各路人马是怎样站队,看看天下人心是怎样所向。

  既然如此,也就不需要劝了,王蹇道:“晋祠风景绝佳,不如司令就在晋祠休息一段时间也好。恰好我王家祖祠也在旁边,住宿地方都有。我回去安排一下,一定妥当。”

  王家祖祠供奉的是王子乔。

  王子乔是公认的王家始祖,传说中神仙一流人物,神迹显现在秦汉各代。1526年,和张居正一起执掌中枢的王琼,倚仗权势,就在晋祠旁修建了子乔祠,王姓至此每年祭祖都大会于此。

  李易后世去过晋祠,当然也去过旁边的子乔祠。子乔祠规模宏大,住个一二百人没问题,可是自己带着一千名士兵,两千匹战马,那就需要事先妥善安排了。比不得向阳大院本身就有上千的学生,食宿方便。

  好在王家是顶级大商人,一千人马安顿下来也难不住他们。

  第二天,各路人马分道扬镳,只有金州知府赵信诚惶诚恐的随着李易的队伍。

  这可就苦了这位老知府。李易的队伍是马队,他哪里会骑马,轿夫们一路小跑,两条腿还是没有四条腿快。

  李易没有等赵信。这倒不是李易目中无人,实在是知府存在感太弱。他的地盘有无数个这个级别的市长,除了个别的他有印象,其他的也就是下委任状的时候,约略有个名字的印象。所以他走了一程,就忘了后面跑着个金州知府,只是近乡情怯,一心想早些到家了。

  晚霞满天的时候,大军到了新襄县。

  新襄城外,也有许多迎接的人。可这些人没有界迎,不是县令是个强项令,敢见上官不低头,实在是新襄县令空缺,只一个八品县丞主持大局。他小鱼小虾,根本上不得前,能在新襄接驾也就不错了。

  新襄李家也是大户,李易没迹的时候,互相很少往来。李易一遭化龙,真是富在深山有远亲,三叔四大爷,七姑八大姨,亲戚说不出的多。

  这些人的确得了实惠,李笠负责的向阳义学,优先收了他们的子弟,如今差的也做了辽东等地的教师,这些教师的实际地位等同于村长或者乡长。有出息的,那就是县长一级了。

  很有几个能干的,甚至被检拔到南三省,做了市长的,由不得这些人不得意。就算在天涯海角又怎样,市长就是市长,那是比七品知县大得多的五品高官。

  所以这些人的父母,面对新襄父母县丞袁天成的时候,就很有底气。也没细想他们孩子的官大明认账不认账,就是有莫名的优越感。很有些颐指气使的意思。

  袁天成的打算当然是界迎,这是一种尊重,更是一种态度。何况来的不只是李易,还有他的上级金州知府呢。

  可是李易这些长辈不愿意,他们觉得自己好歹也是李易的长辈,能离开家,到县城门外站半天已经是不顾长辈身份,给了李易面子了。怎么可能再走几十里去界迎?

  袁天成有些怒气:谁给你们的底气敢这样对待李易?那是真龙天子一般的人,你们太放肆了!真特么是乡巴佬见识短,无知者无

  。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