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十章 众志成城_大明开荒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农民开始离开土地进工厂了?李易心底一惊。

  一块新地盘,最怕的是不稳定。尤其辽东几乎都是由移民构成,万一原有殖民体系崩溃了,社会乱了。社会一乱,开荒团的统治基础没了。这绝不是简单的农民进工厂当工人的问题。

  辽东的工厂以钢铁业为主。随着铁路建设,钢铁业会进入高速发展期,对工人的渴望是无限的。

  李胜信决心清空辽东省东部所有人口,送进陈曦的太平洋钢铁公司,体现了这种需求。

  李易的确是下达了进攻后金和朝鲜的命令,却没有下达对后金统治区的烧光抢光政策。李胜信这个政策的出台,完全是陈曦这只黑手在幕后推动的结果。李易是完全不知情的。

  李易这个时代的人更明白一点:如果大量的农业人口走向工厂,必然造成土地的荒废。粮食产量跟不来,会造成粮价飞涨。粮价如果飞涨,会影响各行各业。

  他苦心经营的东北大粮仓计划,也会搁浅。撤掉农业这块基石,很可能华民族腾飞也成了泡影。

  怎样控制农民继续耕种,不去赚快钱?后世新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国后采用了严格的户口本制度。你是哪的人,那么是饿死也不许离开那片土地。旅游什么的更不要想了。是出去见亲戚,也必须从村里到派出所,层层开证明。

  没有证明,住店吃饭都不可能。一旦被抓住,那是“盲流”——盲目流动。“盲流”这个词是建国后很长时间最热门的词。当然改革开放后,工厂急剧膨胀,需要大量工人,国家支持工业化建设,人口再次大规模流动,农民工进城,这个热词也销声匿迹了。

  八零后的人都不知道,这些不经批准到城市打工的人口,抓住是要劳教的。想去哪打工去哪打工,美的你。有那么几十年,离开本地出去打工是犯法。

  可能有些人立刻又想到什么权。可是没有这样严苛的户口管理制度,没有开国后的稳定,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李易最开始用大地主来召集约束移民,这一次干脆把移民编成军制,是为了避免人口随意流动,造成社会不稳。

  要知道这些逃荒的人心已经野了,哪富裕向哪去。这样随意乱走还谈什么地方政府的管理?很可能到了种地的时候,你这个地方根本没人种地了。

  虽然现在没有恶化到那种程度,可随着工厂和农村争夺劳动力,工厂的高利润会刺激产生高工资,高工资必然动摇农业基础。

  自己必须防微杜渐,马拟定工厂用工制度。没有地方政府的介绍信,任何工厂不允许随便从本地招工。急着用人,可以去大明招工。那边正有大量流民。决不能自己拆自己的台,一个工业化结果把自己农业搞崩溃了。

  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是这个道理。亏得自己今天发现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