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章 占俞菲鸿便宜_导演的快乐你不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掌镜。

  哦,还有原著作者叫须兰,后来被陈可欣邀请写了个剧本叫《投名状》。

  这样的幕后阵容别说俞菲鸿了,给王权用都能让他做梦笑醒。

  电影的最后,俞菲鸿特别鸣谢了徐客、王硕、董评(华亿老板)、江文、马京武、严歌灵等人对这部电影的帮助。(注1)

  都说许情是京圈公主,我看俞老师也不遑多让嘛,她甚至还有港圈大佬帮忙。

  而且这部电影是王权多年来不曾见过的真的有鬼还能过审的电影,神了!

  看完电影再看评分,因为年代过早,只有一个豆瓣评分可供参考,7.7分,对于华语电影算是很高了,不过八万的人数不算多,可见电影并未得到广泛传播,只能算是小众优品。

  再看成本和票房,4000万成本和700万票房,也就是投资4000万只收回了200多万,老天爷,亏到姥姥家了!

  不用担心虚报,“影视库”里给出的都是真实的制作成本,号称的制作成本也有标注。

  王权分析这部电影,并没有太多需要烧钱的地方,场景也较单一,虽然幕后阵容强大,但演员看起来都很便宜的样子,这片子开机于07年,07年的4000万,按照三倍回本原则,目标票房一亿起,得算是大制作了吧。

  而且虽然出品人是星美的覃鸿,不过制作人第一个就是俞菲鸿,这片子她怕不是投资了吧?

  果然,细看关于这部电影的讯息,这么高的成本既有天灾,也有人的问题。

  影片在滇南高原上陆陆续续拍了八个多月,期间遭遇了泥石流、塌方等多种恶劣天气,不仅多次退回京城暂停拍摄,还损失了很多置景成本。

  而导演的不专业也导致了拍摄周期的延长,本来以这部电影的体量和场景数,最多三个月就能完工,结果用了将近三倍的时间。

  此外后期制作时间也高达一年,音乐都是针对电影全新打造的,力求让音乐和画面、故事达成完美的统一。

  可时间就是成本,临近上映又和发行方发生争议,导致撤档再定,又延期了半年多,错过了最适合的情人节档期。

  哦,对了,拖了这么多年,理论上小说改编权也得续签加钱。

  而这部电影是俞菲鸿的一个心结,她筹备多年,为了这部电影她推掉了很多工作,自学编剧,自导自演。

  后来拍摄资金紧张,本就投入许多的她又自掏腰包,甚至卖房卖产往里面填钱,直接导致了接下来几年她都要拍戏还债。

  而更可悲的是,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她也没能留下一部经典之作,只能说是缺点明显的诚意之作。

  王权重新回到座位上,“不好意思,大号,师姐咱们说到哪儿了?”

  “说到了徐婧蕾。”

  “对,徐婧蕾我觉得长得一般啊,不知道怎么就混成四小花旦了。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