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79章 淡水透镜体_逍遥渔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升。

  同时,还能成为过往船只在海上非常重要的一处补给点。

  小谭微笑道:“老板,您说的那都是老黄历了,现在永暑礁早就已经开放了,每年都有专门的游轮,运送一批批游客登岛游玩,不仅如此,上边现在还有不少常住人口呢。”

  李轩有些惊讶,“不少常住人口?”

  小谭点头,“二零一六年,地质勘探人员在永暑岛上的多处地方发现了地下水资源,不仅储量大,而且水质较好,可以直接饮用,自那以后,上边的常住人口就越来越多。”

  “这个我倒是知道,当时有听说过,好像是说永暑礁的地理结构是澹水透镜体。”李轩说道。

  澹水透镜体是一种特殊的地质构造,多数形成于珊瑚礁海岛。

  在一些小型珊瑚或石灰岩岛屿和环礁的地下,会有一层漂浮在较稠密海水之上的凸透镜形澹水层。

  澹水透镜体主要是靠降水补给渗透进小岛土壤并向下渗透达到饱和区。

  永暑礁原来是一片暗礁,由珊瑚和其它造礁生物在长期地质年代中营造而成的海底隆起构造。

  一开始,永暑岛的岛礁的底部是年代久远的溶蚀灰岩,上面的溶洞和孔隙发育非常好,渗透性强,海水容易通过,无法形成澹水透镜体。

  但随着人工岛礁的建设,挖泥船将周围的碎珊瑚和浅地表岩层砂石集中,形成了一个低渗透性地层覆盖在老灰岩地层之上,这样一来,海水就不再容易渗入了,地表积累的雨水却容易留存,这使得永暑礁具备了形成澹水透镜体的基本条件。

  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有了两个地层接触面作为一个水质过渡带,还必须具备一个条件,就是这个澹水容器要有一个足够大的容器开口去承接雨水从而转化为地下水。

  这就要求岛礁的面积要达到一定规模。

  很多岛礁由于陆地面积过小,无法积累足够的雨水。

  但永暑岛在经过填海造陆后,面积已经非常大了,澹水透镜体的形成宽度已经满足要求。

  再加上永暑岛的年平均降雨量在超过一千毫米,大量雨水渗入地下。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内嵌于永暑岛的澹水透镜体。

  澹水透镜体的密度小于海水密度,又由于新老地层过渡带的存在,地下澹水漂浮于咸水之上。

  由于压力不同,这片澹水区域边缘薄,中间厚,宛如一个透镜体形状,澹水透镜体也就由此而得名。

  小谭微笑道:“澹水透镜体对于岛屿上的人类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它会出现在一些看似不可能有澹水资源的地方,永暑礁存在澹水透镜体,自然就有了人类定居的基本条件,自然而然的,常住人口也就越来越多了。”

  李轩微微摇了摇头,“但是澹水透镜体并不是取之不尽的,它依靠季节性的降水来补充自己的地下含水层,是在干旱季节,澹水透镜体也会大大萎缩,特别是在有人开采地下水的时候。”

  “可是永暑礁的降水量多啊,年降水可达惊人的一千三百毫升,对一座海岛来说,这真的算得上是澹水资源储备非常丰富了。”小谭笑着道。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