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2章 名菜钦英雄_逍遥渔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胖子瞬间就明白了李轩的想法,他笑道:“黄鳝的一身营养,其实都是在血里,真正好这一口的人,是没几个吃黄鳝肉的。”

  李轩笑着摇摇头,“我知道,黄鳝血可以算是一味中药材,凡是中药材一律具有毒素,这就是中医讲是药三分毒的原因。”

  王胖子摆摆手,“我们在吃黄鳝时,都是经过高温的烹饪,而黄鳝血在高温烹饪下,有毒的物质会分解,所以吃黄鳝血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你对这黄鳝血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可知道子龙脱袍这道名菜?”王胖子得意道。

  李轩摇摇头,子龙这两个字他有映象,听着有点像三国名将赵子龙,但子龙脱袍就没听说了。

  虽然没听过子龙脱袍,但李轩知道,死掉的黄鳝有毒。

  在所有鱼类中,黄鳝死后在常温下的保鲜能力是非常惊人的。

  有些黄鳝死后,即使被晒干了,也不会腐烂。

  这是因为黄鳝体表有一层粘液,死后可以形成一层保护层。

  这层保护层,能隔绝外界空气和黄鳝肉发生氧化反应。

  正是因为这种相对密闭的空间,死后的黄鳝体内的组氨酸会在生物酶的催化下转化为有毒的组织胺,而组织胺在高温烹饪下也很难分解。

  所以,食用死黄鳝,对人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李轩觉得,望月鳝应该其实就是死去的黄鳝。

  因为没有任何一种或者的黄鳝是烹饪熟了之后吃掉会将人毒死的。

  古人之所以有望月鳝这样的认知,可能是对黄鳝晚上频繁的把头露出水面、食腐的习性有误解。

  而那些吃了黄鳝后死掉的人,应该就是吃死了很久的黄鳝被毒死的。

  古人不知道死黄鳝跟活黄鳝的区别,所以误将死去很久的黄鳝,给当作望月鳝。

  王胖子笑呵呵道:“子龙脱袍,是一道以鳝鱼为主料的传统名菜,属于湘菜系,此菜色泽艳丽,白、绿、褐、紫四色相映,咸香而鲜,滑嫩适口,鳝丝鲜嫩,香辣爽滑,今晚我亲自下厨,李老弟你有口福了。”

  李轩眨眨眼睛,“那为啥这道菜其名叫做子龙脱袍?跟赵云有关吗?”

  王胖子点点头,“你还真猜对了。”

  王胖子跟李轩介绍道:

  因为子龙脱袍这道菜,鳝鱼在制作过程中需经破鱼、剔骨、去头、脱皮等工序,特别是鳝鱼脱皮,形似古代武将脱袍,所以将此菜取名为子龙脱袍。

  曲园酒楼的子龙脱袍一直受到名家推崇。

  据说,李宗仁曾在曲园酒楼大宴宾客,席间对子龙脱袍赞不绝口。

  因此,曲园曾名震金陵古都。

  曲园酒楼进京后此菜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

  如齐白石、吴晗、田汉等光顾曲园首道必点子龙脱袍。

  子龙脱袍这道菜不光味美、具营养、滋补价值,其中蕴籍的饮食典故常让人们体味食在味外的感觉。

  据说,相传三国名将常山赵子龙英勇盖世,百战百胜。

  当曹操大军和刘备血战当阳长坂坡一带时,由于双方力量悬殊,刘备只好在众将掩护下且战且退。

  大将赵子龙负责保护两位夫人和太子阿斗。

  眼看曹兵重重围困,两位夫人犹恐受辱,便嘱托赵云千万护阿斗杀出血路,为刘皇叔保留一条血脉。

  赵云奋力冲杀,所到之处,敌手落马而亡,他怀揣阿斗左冲右突,终于冲出去。

  几经辗转后,赵云找到了刘备。

  当刘备看到赵云把鲜血染红的战袍从重伤的身上脱下来时,裹着的儿子阿斗还在酣睡之中。

  当时在场的将士,包括张飞这样史书钦点的万人敌,都无不为之震撼。

  后来的湘楚名厨为了表示钦敬长坂坡英雄赵云的忠心救主的美德而创制了子龙脱袍这道菜,并以鳝鱼寓子龙之意。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