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7章 见龙奏事_崇祯是个发明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锦衣卫高调点好,要让这把绣春刀,始终明晃晃的悬在士大夫头顶,他们才能安分些,办事也尽心。”

  “皇上圣明。”闻轩躬身。

  田守信守在房门外,每次闻轩觐见,他都会被撵出去,这次也不例外。

  饶是他内力不错,也听不到房内在说些什么,突然,他一心惊,自己这是干什么,妄图偷听机密?好奇是会害死人的!

  想到这,他又走开几步。

  “可有太子的消息?”朱友健对于这件事很是关心,国本都丢了,对大明总是不好的。

  虽然定王聪慧,但是一日没有太子的确切消息,一日就不能另行册立。

  万一定王有了羽翼,太子突然冒出来,二子夺嫡,多少都会伤了大明元气。“臣无能,始终无法打探到太子音信。”

  “哎……朝鲜那边联系上了吗?”

  “刚刚接上线,朝鲜国王李倧软弱,早已经伏在建虏脚跟了,现在根本不敢见咱们的人。”

  “无妨,等我们大军打过去,他的软弱会更加明显,当然,臣服的也更彻底。”朱友健知道历史上,明朝灭亡后,朝鲜偷偷使用了200多年的崇祯年号,可见他们心底里是不服清朝的。

  现在只是摄于其兵威,没有办法而已。

  只要自己大军扫除了建虏八旗,朝鲜必定第一个回归大明怀抱。

  “继续保持沟通,不必让他表态,暂时也不用他做出实质上的资助,能够得到军事情报就行。”朱友健给出办事方向。

  “臣明白了。”

  “南方其他几省,还有什么动静吗?”

  “有……”闻轩眼神闪烁,欲言又止。

  “怎么吞吞吐吐的?”

  “臣怕皇上生气。”闻轩躬身,小心说道,其实是在给崇祯打预防针,防止素来暴脾气的皇帝,一气之下掀了桌子,伤了身体。

  “呵,那么多糟事,整的大明都差点亡了,还能有什么能气到我。说吧,最多是又有哪个乱臣贼子妄图皇位罢了。”朱友健隐隐猜到了什么。

  “皇上圣明。自从福王宣告皇上是冒……冒牌的,天下震动,江南四镇将领纷纷表态支持福王,史可法被革了职,押在狱中。钱谦益则闭门不出。

  广东那边,桂端王之子朱由榔动作频频,也大有……大有不臣之心……”闻轩偷偷用余光瞥了一眼,见崇祯面无表情,接着道,“福建郑芝龙也对外称不能查清皇上您的生死,不敢恭奉福王为帝,自己拥出唐王在福州监国。”

  “哦?郑森的船都到了莱州了,他郑芝龙能不知道我的生死?欲盖弥彰啊!”朱友健气笑了。

  历史上的隆武帝和永历帝都蹦出来了,只是因为他穿越的蝴蝶效应,都提前了一两年。

  现在南方三位帝星争锋,定然互相防备,倒是不虑他们北上捣乱了,给了朱友健整顿京畿、拿下辽东、蒙古和朝鲜的时间。

  见崇祯不说话,闻轩小声道:“我们是否扣了郑森叔侄?以防不备?”

  郑森就是郑成功,绝对是忠君爱国的,朱友健心里很是尊重这位民族英雄,“不用,一码归一码。郑森是信得过的。”

  皇帝一锤定音,闻轩必然不会再说什么,“那臣派人前往福建和广东?”

  朱友健听了,知道他这么问是因为人手不够,再多部署两条线,就得在其他地方抽出人手。

  “不必了,那边翻不起大浪。你将人手撒在北方就行。等今后人手充足了,再部署福建和广东不迟。”

  “臣知道了。”

  “还有其他消息吗?”

  “定王的宣传口号越来越多,现今百姓爱戴,人人称颂。京畿稳固!”闻轩谨慎的说道。

  定王来了不纳粮这句口号,是崇祯首肯的,如今隐隐有定王压盖过崇祯的苗头,闻轩不知道崇祯心思,不敢点明,只好如此称赞一番。

  朱友健斜眼看去,厉声道:“你不必揣摩朕的心思,王承恩打板子的事,你还想来一次?”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