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92节 双赢_大明土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特别是熟铁钢刃的刀,在南掌这种还不怎么会炼铁的人手中,陈阿大开价,三十把钢刀顶一匹丝绸。陈阿大绝对不会说银子,他有他的笨办法,反正这边说的最多就是丝绸,所以他就按丝绸来说的。

  这是钢刀呀,可不是普通的武器。

  立即试刀,用大明军方的钢刃刀对南掌的武器,放在现代来比,就是拿着ak四七的人,与拿着汉阳造的人去比武器。

  连断三十把南掌岘港的亲兵配制武器,刀锋上只是有一些细微的伤口罢了。

  岘港只有亲兵才配熟铁制刀类武器。

  普通的士兵有的还在使用从天竺流传过来的武器,比如天竺的虎爪,还有暹罗的双头棍。以及一些铜制的兵器。在炼铁的技术上,南掌差的很远。比起安南来说,相差巨大。安南手上的铁制武器,是原先他们被明成祖征服,成为大明国土之后,许多大明的铁匠将一些工艺传到安南的。

  南掌不靠海,也大明相接的部分也属于大明并不发达地区。

  武器的风格与大明相似,可技术甚至都达不到初唐的水平,更不用说现在的大明了。

  (以上部分,来自亚洲古兵器一书)

  陈阿大拿出的另一个兵器,却是大明武库之中堆积如山,大军团作战几乎已经不再使用的武器,小稍角弓。这种弓在没有挂弦之前,是反方向几乎弯成圆月形的,挂上弓弦之后,弓身才展开,变成稍角弓。

  名为小稍角弓,是因为这种弓全部打开的弓,也只有两尺长。

  当然反元战争时期,因为制作容易,所以大量的制造出来,后天下平定,这些弓也就封上油,然后扔进仓库里了。每年只有在大操练的时候,才拿出来使用一次,然后再一次封在仓库里。

  经常使用的,却是一种用于打猎的。

  陈阿大叫自己手上士兵挂上弓弦,一次百人齐射,在一百二十步之内,这弓的威力当真不错。

  面对北方骑兵,这种弓只有一次齐射的机会,骑兵就会冲到近前。

  特别训练有素的,也不过能够齐射两次罢了。

  “一百张弓,一担丝绸。外送箭十只。单独要箭的,一壶四十支箭,二百壶箭一担丝绸。不过白大人讲过了,这些东西又不是货物。所以卖一半送一半。”

  二百壶箭就是八千只箭,如果真的按丝绸来计算的话,就算是卖一半送一半。也是五只箭一石米,好高的价呀。

  当把箭拿到手上之后,南掌的官员没办法反驳了。

  每只箭都带有亮晶晶的铁箭头,然后是上了漆的箭杆,再加上白色的尾巴羽。

  白名鹤的军火生意作的很开心。

  这些箭,当年的制作价格当真是二百壶箭要一担丝绸的成本,也就是二百壶箭需要三百两银子。这就是数学游戏了,在大学三百两银子就是六百石米,在南掌就是三千三百石米,这个差距就是五倍。

  就算买一送一,白名鹤也有的挣。

  更重要是,这些小稍角弓如果再堆几年,怕永远都没有人用了。大明正在普及火器,主力军团,每五千人当中,眼下就会有两千人使用火器,这个目标还会增加,增加到三千五百人,外加一千骑兵,以及五百扑刀兵。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