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9章 天祚在海上筑宫室待陛下久矣(求月_干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百人马逃过白沟河投入到了金吾军当中。

  这些义胜军和常胜军的将士在投了大乾王朝之后,将赵宋王朝的虚实全都跟李存君臣说了。

  关键,这些义胜军和常胜军的将士还跟李存君臣说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情报。

  第一个情报是关于义胜军的,嗯,准确来说是关于汉儿的。

  当初,义胜军组建时,赵佶和谭稹为了让义胜军忠诚、善战,给了义胜军极高的待遇,具体就是,不仅所有待遇都是其他禁军的一倍,还能顿顿吃新粮。

  后来,常胜军也获得了这样优厚的待遇。

  可义胜军和常胜军的优厚待遇,尤其是义胜军的,引起了赵宋王朝其他军队的大为不满,甚至是心理失衡。

  在宋人眼中,燕云地区的汉人,跟他们是不同的。

  宋人觉得,自己才是汉人,燕云地区的汉人是汉儿,甚至就是番人,并非自己一族。

  “汉儿”这一词,最初其实是胡人对汉人的称呼。

  在汉乐府中就有诗歌对此进行过描写:“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

  唐诗中也有“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儿”的诗句。

  最初,“汉儿”跟“汉人”其实同义,没有褒贬的意思在其中。

  可在契丹从石敬瑭手中得到燕云十六州了之后,特别是赵宋王朝收复不了燕云十六州只能默认燕云十六州是辽国的疆土了之后,辽国境内(主要是燕云十六州境内)的汉人与赵宋王朝境内的汉人就产生了区别。

  其中最显著的区别就是,宋、辽两国对两国境内的汉民的称呼发生了变化。

  辽人一般都称呼赵宋王朝境内的汉民为南人,而称呼本国境内的汉民为汉儿。

  宋人也称呼辽国境内的汉民为汉儿,有时还骂他们为番人。

  辽、宋以及后来崛起的金,对燕云地区的汉民,全都一致称呼为汉儿。

  这表明,“汉儿”其实已经演变成了一种带有蔑视口吻的特称,这也反映出来了辽、宋和金,都对燕云地区的这些汉民很不信任,甚至是鄙视。

  这就使得汉儿成了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存在。

  义胜军的将士也因此时常遭到赵宋王朝的其他将士的白眼。

  偏偏,赵佶和谭稹还给了义胜军两倍的月粮和服装,而且其他宋军将士只能吃陈粮,而义胜军的将士却能吃新粮。

  这使得其他宋军的将士,在遇见义胜军的将士之后,经常辱骂义胜军的将士:“汝番人而食新,我官军也,而食陈,吾不如番人也?吾诛汝矣!”

  不仅赵宋王朝的将士对燕云地区的汉人非常不友好,经常当面以“番人”来辱骂燕云地区的汉人,从不将燕云地区的汉人当成同族,就连赵宋王朝的平民百姓,也对燕云地区的汉人非常不尊重,也视燕云地区的汉人为“番人”。

  而赵宋君臣,对待燕云地区的汉人的态度,其实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