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六七章 好人未必能成事_重活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中关村实地考察离开后,唐欢终于还是跟胡赵分别见了面,不过就只是单纯的就经济合作开发问题交换了一些看法,对什么反腐倡廉什么的说法,一概不提,与唐欢在遇见邓公时候的有点掏心掏肺的态度完全不同。

  当然了,以唐欢目前的财力跟地位,他目前也的确只适合一个一心以赚钱为主,还有点爱国心的商人的形象,再加上唐欢确实有钱,还具有一定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无论邓还是胡赵,都对唐欢在内地的投资大开绿灯,几乎是有求必应。同时里面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合作案,那就是跟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国外局的全面合作,并且承诺可以让唐欢的银行开到中国内地,享受与中国内地银行一样的待遇。

  在邓公那里,唐欢得到了一些关于工业跟商业方面的投资项目,而在胡赵这里,唐欢则又得到了一些具体政策方面的保证,特别是自己私有银行进入内地的保护措施,以及目前正在实施的一个具体项目,开发高科技经济开发区,中关村。

  在那次接触中,唐欢发现,胡赵两人虽然没有邓公那种和蔼中带着看不透的敬畏,但却十分的平易近人,对老百姓的民生十分的关注,对于唐欢来内地投资的事情,也是大大的赞扬,但似乎情报系统不如邓公,因此对唐欢的真实背景似乎总是有点摸不透,当然也就是这一点上,让唐欢更加确定了坚决不能跟胡赵走近。

  开玩笑,都一国高层领导人了,居然还不知道唐欢的真实背景,只能说在情报方面,他们比邓公差的不是一点半点,而这种情报的不对称,也注定了他们的失败。

  所以,那次会面中。唐欢毫不犹疑的就把银行进入内地的事情否决了,因为他知道,就算自己的银行要进入内地,并且享受同样待遇,那也不能由胡来说,而是应该让邓去应承。现在如果答应了胡的这个优惠政策。难保不会在后来触动里面的某个利益,所以还是暂时抽身地好。

  也就是因为这样,唐欢摆出了种种理由,对胡的好意只是心领,又说私人银行全面进入大陆的时机不成熟,自己还是现在大陆搞点投资,比如开发好中关村为妙。

  由于唐欢的理由冠冕堂皇,再加上他也没有拒绝,只是说拖一拖。所以也就没有引起胡赵的不满,反而认为唐欢是一个做事稳重的人,因此对唐欢更加有好感了。

  而就在这次会面之后。唐欢还私下里感叹过,那就是胡是个难得地好人,可以说有赤子之心也不为过,可惜好人未必就能做好事,更加未必能成事。胡书记这样的人么,平日做朋友可能很不错,但做中国的领导人,火候真的可能还差点,轻易相信人。就是他最大的软肋。

  自从华倒台之后,基本上中国实际的最高领导人一直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