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章 驴友_漫步重生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说在港台和大陆经过井喷之后,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学体系,与美国的牛仔文化和rb的侍文化一样,是民间自发性的一种期望,有潜藏在普通人心中那股对正义和道德的追求感。

  在有些人看来,中国武侠小说和西方骑士小说一样是文化压抑的产物,大部分人的人生里,感受不到什么跌宕起伏的,估计有很多的人终其一生亲自去过的地方也不过几百里而已。

  因此就会产生探索欲望,或者需要找到一个追求的目标,有一些内心渴望的东西,比如说冒险,行侠仗义,忠义和骑士精神,名誉,快意恩仇等,现实中无法实现,只能是在自己的意识里意淫,通过“江湖”这个乌托邦,排遣空虚的精神空间,或是通过幻境逃脱烦恼、恐惧、算计和压力,才能放下一切面对本心,除此之外也有简单的阅读消遣快感,彻底放松了自己,爽并痛快着。

  张子健现在正在看的却是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和第二部,前世已经全部看过,现在没有什么事情捡起来再看一遍,今生路遥的小说第三部还没有出版。

  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对于这类思想内涵深刻的书籍他现在重新阅读,感受会更深。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高度浓缩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以整个社会的变迁思想转型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成功的塑造了为生活默默承受人生的苦难,还有人性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苦难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不忍释卷。

  而最令人惋惜和感叹的却是作者路遥本人,一九九一年写完《平凡的世界》第三部,荣获了茅盾文学奖,一九九二年因为贫病交加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四十二岁。

  路遥去世主要原因还是因贫穷而死,他工资很低,所写小说产量很低,稿费也很少,却需要照顾父母亲属,性格豪爽甚至还资助过朋友,他为了省钱很多时候不吃早饭,营养跟不上,有病没有钱看病,最后拖到油尽灯枯,无力回天。

  他自己曾说过:靠写小说挣稿费,就和靠卖血赚钱一样。

  他也曾无数次想放弃写作换个营生养家糊口。

  临去世前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是像个孩子一般在昏迷中不断呼唤“妈妈……”

  去世后留下了一万元债务,在一九九二年是一笔巨款。

  当时还留下一个十三岁的女儿孤苦伶仃。

  不过在此之前妻子却离开了他和女儿,另攀高枝。

  ……

  父母看到张子健整天呆在家里,担心他憋出毛病,而现在家里也不用供养两个大学生,经济压力没有了,听说研究生每月还发生活补助。

  因此父母都劝他出去走走,散散心,喜欢可以出去到大城市去旅游,比如到京城,看看故宫和长城,东单西单王府井。

  张子健前世忙于工作和家庭,极少旅游,更没有徒步野外的爱好和经历。

  而前世记得有很多人活的非常潇洒,生活的随心所欲,甚至有一个名词叫穷游,一年之内工作两个月后辞职不干了,挣到的钱去旅游,挣得多到国外,挣得少到国内。

  一个人的驴友,是一种放松,一种心情,一种态度,与大自然做一个近距离接触和拥抱。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