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33章 父皇太败家,儿臣太孝顺_抢救大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拿着各色的户册各奔东西了。

  其中飘洋过海去新大陆的拿绿色的户册,去袋鼠之家的拿土黄色的户册,去西域则是白色的户册,去南洋的则是蓝色户册,而在大明本土边疆安置算是运气好的,都拿红色的户册......红红火火,多高兴?

  不过军户迁移也不是给本户册再由兵部监督就行了的......得给钱粮!起始价是100枚一两币或等值的粮食、物品。如果去得远了,就得加钱!按照陆上的距离来算(海上则是和船东算,按照活着抵达目的地人数算钱),去的地方越远,所以支付的钱粮自然越多。

  所以70000个封户的起始价就是700万,考虑到有部分军户封得远了,总共就花费了1000万。

  这还只是封在国内......近得在燕宁、宣大,远一点的去东北,再远就去安西。

  这些军户在边疆生活了一段时间后,随着他们的王爷长大,可以出镇属国的时候,第二波的折腾就开始了!

  和第一波的移民实边相比,这第二波的折腾就有点败家了。

  移民实边不管花费多少,都是大明自己在用。建设边疆和巩固边陲虽然花钱多一点,但是可以扩大大明的版图,还能把边境线往外推,从而提升内地的安全系数。

  可是往国外折腾就不一样了......特别是往西域(不包括安西和北庭,而是指哈萨克、布哈拉、希瓦等地)、往蒙古和蒙古以北那里折腾,就有点不计成本了。

  在朱慈烺看来,往日本国砸钱还是可以回本的......但是往西域、蒙古、蒙古以北扔太多的钱,就没有一点意义了。

  朱慈烺接着道:“我父皇搞了个长子西征,让老二和娘亲兀良哈大贵妃风光了一把!可是风光完了之后,我父皇还要在草原上为老二建立什么蒙古西京,还要在布哈拉、撒马尔罕、费尔干纳、楚河等处建立封国......”

  “那得花多少钱啊?”郑宗明眉头大皱,“当年陆上丝路还兴旺的时候,这些地方倒还可以维持。但是现在东西方的贸易九成九走海路,陆上的丝路早就没一点意义了。没有丝路贸易的收入,这几个藩国的日常开支拿什么维持?”

  “日常开支?”朱慈烺哼哼了一声,“还得继续打仗呢!我父皇还在筹谋着远征罗刹国......想要饮马乌拉尔河!”

  “为什么呀?”郑宗明大为惊奇,“罗刹国惹着咱们了?”

  “没惹咱们,”朱慈烺道,“但是惹了老二的大蒙古国......在贝加尔湖还有唐努兀梁海那边起了冲突。不过那都是小事儿,大事儿是万岁爷听了兀良哈大贵妃的话,要和窝阔台一比高下!窝阔台当年的长子西征打到过罗刹国,所以他也想让老二去打一回!”

  “能,能打赢?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