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4章 我们去为崇祯皇帝报仇吧!_抢救大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交战。那么胜负就在五五之间了。

  即便兵败,也不会太过狼狈。

  所以出兵后的几日内,多尔衮一直心神不宁。生怕吴三桂反悔,更怕李自成在北京按兵不动。

  后世的史学家都喜欢将李自成在北京迁延时日,没有及时攻打吴三桂看成一大失策。不过此时的多尔衮却因为迟迟得不到李自成东征的消息而提心吊胆。

  因为在他看来,李自成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内攻下山海关,还不付出惨重伤亡的。

  李自成要有这本事,多尔衮也不敢入关去送死啊!

  山海关那样的雄关坚城,再配上四五万人的守军,就是让八旗兵去打,也是要旷日持久加伤亡惨重的。

  清国大军离开盛京的第五天,即四月十七日上午。摄政和硕睿亲王多尔衮所在的正白旗大队已经到了辽河岸边。等渡过辽河之后,他就要决定是往辽西走廊而是往燕山北麓而去了。

  可以说,决定大清命运的关系时刻已经到了!

  就在正白旗人马休息用餐,并准备过河的时候。作为大军先锋,已经过了河的八旗汉军的统帅耿仲明,突然亲自坐着小船回到了东岸,到了多尔衮驾前。

  “禀摄政王,好消息!”今年快五十岁的耿仲明看上去依旧健壮结实,精神饱满,一张国字脸油光红润,堆满了喜色。

  “什么消息?”几天没睡好觉,脸色蜡黄的多尔衮问。

  “闯逆出征了!目标是山海关!”

  多尔衮长出口气,双手合十道:“佛祖保佑!”

  “还有呢!”耿仲明喜气洋洋地说,“天津卫被闯逆的大将李过、李岩攻破了!崇祯和太子乘船逃亡的途中又被闯逆的女将红娘子伏击,座船起火沉没......大明亡了!”

  “天佑大清啊!呵呵......”多尔衮蜡黄的面孔上也难得浮出了红润,一张大嘴笑得都合不拢了,“快,快宣范文程、洪承畴。”

  范文程和洪承畴很快就被宣来了,在得知了耿仲明带来的消息后,这两人的表情也挺好玩,范文程是满脸笑容,喜气洋洋。洪承畴是一脸哭腔,如丧考妣。

  多尔衮笑着安慰洪承畴道:“亨九,莫伤心了......大明气数尽了,咱们现在就好好合计一下,怎么替崇祯父子报仇吧!”

  范文程没有当过明朝的官,所以不必为故主的死讯伤心,当下就笑着说:“王爷,既然大明君父已丧,李自成又亲率大军讨吴三桂。那吴三桂还有什么理由不归顺我大清?臣建议走辽西进兵,抵近山海关下寨。”

  洪承畴抹着眼泪道:“王爷,臣也和范大学士一般意见。李自成讨吴三桂是大大失策了,吴三桂已经走投无路,不得不投我大清。所以不必再绕燕山北麓,应该直奔山海关而去!”

  多尔衮笑道:“既然二位都是一个意思,那就向山海关进军吧!

  另外,再遣使去和吴三桂说,我大清要和他联手,一同为大明先帝和太子报仇!”

  ......

  多尔衮下定决心要为崇祯皇帝和朱慈烺报仇的时候,山海关那边也因为李自成的亲征大军正在逼近而陷入了惶恐。

  李自成的大军其实并不大。因为他并没有带太多的军队来北京,要不然崇祯和朱慈烺父子也跑不了。当日进京的时候,包括保定一带的刘芳亮部,他带来的老营兵就只有六万人。另外还有陈永福、白广恩、唐通等明朝降军,满打满算也不过十万。

  不过李自成挺能忽悠,不过十万人愣是被他吹成了百万之众,还真吓倒了不少明军。

  而这一次李自成虽然只带了六万人出征,但是依旧少不了使劲儿猛吹。六万人吹成了二十万,而且山海关上的那帮人还都相信了——山海关那么坚固,而且守军也不少,又是关宁精锐。李自成要没二十万人也不敢啊,除非他当皇帝当混了头!

  所以“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来打山海关的消息,立马把盘踞永平府的明军吓了个够呛。

  被冯元飏压下去的借清兵助战的呼声,也再一次响了起来。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