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章 分水_少姝的山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爽脆,几乎是句句说到贾敏求心上去了。

  贾飏唯唯称是,他定神凝思,没想到,这位从前华岩馆的老管事,闲语间就能结结实实地讲出一番至理来,通身的气派叫人打心底里敬服,霎那间,福至心灵,莫不是正因老人出身于华岩,才会有数十年如一日的自省意志?

  他怔怔地抬头,恰好接住父亲的殷切目光,仿佛对他内心的纤毫变化洞若观火。

  “话说回来,县令此次着力将源神庙上下修葺一新,非但面貌卓然改观,亦彰显了官府的水利法度,为民福祉计,主持公正,杜绝妄为,实为长远周全之举。”

  “尹老言重了,民生裕,邦本固,官府本分而已。”贾敏求虽如此说,还是很佩服尹横的胸襟热忱,古稀老者其志可嘉。

  “来的路上,我瞧着,有不少木屋架在湍急的河流上,轰然作响,还有人们进出搬抬,便是水磨了吗?”刘氏按捺不住新奇,打听起来。

  “是,如夫人所见,”思霓答道,“那水磨加工粮食是用不到牲口的,自上而下的水势就办到了,省时省力。”

  想来长年身居闺闱内室,刘氏面上流露出几分讶异,她赧然一笑:“牲口拉的石磨我晓得,这水磨倒真不曾见过。”

  “全邑粮食多数在此加工,利益颇丰,山上磨主远较一般农户要富足得多。”冯粲虽是初到界休县衙做事,可论起当地的经济庶物来,已有大至了解,又忍不住开腔了。

  “自然,此地水磨业的兴盛,全有赖于鸑鸑胜水。”贾飏听得津津有味,不住含笑点着头。

  “村里还有不少制香、造纸、陶窑的手工作坊,也都离不开这些日夜‘操劳’不息的水磨呢!”思霓笑道,“香料用的柏木、榆树就地取材,一到晚间,水磨前后便有香气沉淀下来,都是乡里们再亲熟不过的味道,可好闻了。”

  “嗯,之前飏儿陪刘世子回来,捎带为我置办了好些物件,光是香品就不少了,有神香、梅香、寿香……寿香最好,苒苒有松柏之气。”刘氏意犹未尽,特特地嘱咐儿子,“呆会儿,咱们娘俩儿再到集上逛逛去。”

  贾飏故作为难:“唉,妈妈你一入集,保准走不动道儿了,瞅见哪样都是好的!”

  贾敏求也笑了:“夫人,界休人道‘香出洪山’,制香确属洪山百业中的翘楚,除却供应全县所需,还源源销往外地,近至五台山,远至异域。包括制香在内,洪山各业所缴税赋占到全邑半数以上,山藏卞玉,水藏骊珠——此言非虚啊!”

  (五台山佛教建筑群: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北部,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大孚灵鹫寺,即今显通寺,建于公元68年。)

  话说作为佛教名山,五台山上佛寺之始,以大孚灵鹫寺为最早,初建于汉永平十一年,为汉明帝刘庄邀请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