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2章 小组讨论会议_星际之能源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短波估计全跑光了,另外距离越长,光的量子纠缠效应会减弱,自动退出纠缠状态,这不利于量子通讯器在后期发挥作用,所以,我觉得把光帆反射器的距离拉近到3000万公里,比较合适,也更容易精准控制,误差更小,带来的镜面反射损耗,也完全在接受范围内。”

  “我认可罗哥的观点,设置32至36座的光帆反射器较为合适,反光镜面的大小,可以按照105%的比例等比增加,而且光帆反射器数量多了,呈现出的光环会更圆润,减少了锐利,更加便于得到利用,另外,虽然这条能量主干道的功率容量是10亿KW级,但没必要真设置那么多的光伏发电基阵,设置一座5000KW级的就基本够用了,后期可以想办法,从临近太阳轨道,在位于黄道面之上的位置,设置一个高功率发电中心,再以能量中继卫星中继的方式,把光能注入到这条能量主干道中,还不会干扰到其它规划中的能量主干道,这是节省成本的好办法,毕竟在太阳附近的光能密度,是蔚蓝星附近轨道的几百倍、几千倍,哪怕电磁偏转器会消耗不少电能,但有效收集到的能源还是更多。”

  唐小强起身发表了他的观点。

  “光帆反射器,设置33座左右,大型光伏发电基阵,设置一个即可,确实不用搞那么多。”

  “小星跟小强的建议是正确的,建洋你的方案不是不好,但缺陷有点明显。”

  “是啊,光帆反射器造价不贵,设置100座,也就几百亿而已,但一个5000万KW级的光伏基阵,搭建成本就是500亿级别,搞二十个,岂不上万亿,这太贵了,还不如在光能密度高二十倍的地方,布置光能收集转换器,带来的发电功率一样,但后者肯定更便宜。”

  吕贤、陈兴福等同事纷纷说道。

  “你们说的非常有道理。”

  李建洋点点头:“全都是很有用的建议,我反驳不了,这样,就把光帆反射器增加到33座,大型光伏基阵只弄一个,还要在光伏基阵的前面,增加单独的电磁偏转装置,把光伏基阵保护在内,提高光伏板的使用寿命,发电功率的话,增加到1亿KW怎么样?不过是10平方公里大点的区域而已,在太空中,这个物理尺寸,可忽略不计,成本也不会增加太多,不容易出现能量不太够用的情况,我在这些基础之上,拿出一套最完美的设计方案,争取让李总点头通过如何?”

  “可以,很不错。”

  “我觉得越来越合理,越来越棒了。”

  “李总应该大概率会通过的,我已经挑不出刺来了。”

  “我们这几个臭皮匠的智慧,顶一个诸葛亮是没问题的。”

  众人都连连点头,达成了共识,认为这次的会议,取得了非常重大的成果。

  结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