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2章:永乐大帝的管风琴!_我大明二皇孙,开局挣下一亿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不容易爷几个一起聚到工匠营所在地,看完飞机后,老爷子也没有着急回去,就让朱瞻圭带着在工匠营里溜达了起来。

  一行人第1个去的目标,就是枪械房。

  大明军队正在改革,已经慢慢的从冷兵器向火器时代跨越。

  步枪现在已经在军队中普及,只是装备的型号不同。

  如精锐国防军的前10个军团,装备的都是三代步枪,后面编号的部队,现在装备的还是纸壳子弹的二代步枪。

  没办法,虽然大明正在努力发展各种机械工业,但这些东西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造好的。

  目前只有北平一个弹药厂在生产铜壳子弹,其他在各地的几个弹药厂,还在制作纸壳子弹。

  之所以要分两个型号,除了工业制造弹壳跟不上之外,最大的原因还是缺铜。

  南海区域那些大铜矿朱瞻圭是知道的,现在也在开发当中,可终究需要时间。

  目前大明军队使用的子弹铜矿,来源于江西德兴,但考虑着本土资源的问题,只是小规模的开采,主要以后还是从殖民地挖掘。

  各种原因下,经过商讨,朝廷最终决定,让军队暂时使用两种型号的步枪。

  排在前10个的主力军团,使用三代和二代步枪混合,以后产量增加了,再全部换装二代步枪,而后面的军团改编,暂时先用二代步枪。

  至于他们什么时候能换装三代步枪,那就要看大明开采和生产能力了。

  “太上皇,皇上,太子爷!”

  负责枪械制造的负责人,带着一行人来到了制造武器的车间,介绍着当前的产量。

  “目前北平这个制造枪支的车间是最大的,目前每天可以制造三代步枪100支,二代步枪200支左右!”

  “还是膛线的问题吗?”

  听到产量这么少,老爷子皱了皱眉,以为还是膛线的问题。

  “回太上皇,不是膛线的问题,经过我们师傅的研究,切割膛线的刀已经制造出来了。只是锋利程度稍微差了点,切割的速度也慢了一点。”

  “不过现在我们还在研究,相信要不了几年,新的切割刀就会出现,到时候我们开膛线的速度会更快,产量也会加高。”

  老爷子点了点头,从旁边工匠推着的车上,拿起了一把三代步枪,拉开枪栓瞄了瞄,满意的点了点头,扔给了旁边的护卫打算带走。

  “尽量加快研究,现在军队都等着换装呢,接下来几年可能要有大仗要打,不能耽误了事。”

  “告诉匠人们,缺什么需要什么尽管跟朝廷提,哪怕再难,朝廷也会想办法拿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对了,匠人们的待遇也不能降低,他们辛苦为国工作,朝廷不能亏待了他们。”

  “是。”

  枪械厂负责人应了一声,随后神秘的对老爷子朱瞻圭几人道:“太上皇,皇上,太子爷,咱们枪械厂造了新玩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