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79章 当有人负重前行(2/2)_超级农业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品牌之所以能成为大型品牌,就在于它们是经历过大风大浪,各方面的能力都经得起考验,包括公关能力。

  嘉谷公关部并没有找什么水军,也没有面红耳赤地反驳媒体的报道,甚至没有召开发布会解释,只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在官方微博、官网上公布了一份数据——

  “……嘉谷对阿拉鄯盟腾格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的治理,共治理开发了600多万亩初步具备农业耕作条件的绿洲;而截止去年,共投入资金210多亿元——其中国家补贴资金24亿(包括沙漠治理以及三十年的管护费等);国家银行贴息贷款50亿;与国投集团联合成立的阿拉鄯沙漠基建基金39亿元;嘉谷自行投资97亿元……”

  “收入方面,同样是截止去年,最大的一笔就是绿洲出产的三秦牛的海外订单,先是一份价值5亿美元的牛肉贸易协议,后面沙特方又追加了5亿美元的订单,合计10亿美元;其次是嘉谷沙漠风电场与两漠水库工程施工方的电力贸易,不到10亿元人民币;除此以外的收入几乎可以忽略……”

  嘉谷没有辩解什么,但一切尽在不言中。

  好多网友想说点什么,可是突然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都知道沙漠治理成本高,但只有具体到数字,才知道有多高。

  单单是嘉谷自行投资,就差不多上百亿;这还没完,贷款总是要还的吧,产业基金也不是白用的吧……真正“白用”的,也就国家直接补贴的资金,但也就十分之一出头。

  换言之,如果治沙失败……不,不用失败,只要没有产生效益,嘉谷相当于扔了近两百亿到沙海里。

  简直丧心病狂。

  老实说,这样的“赌博”,也就是嘉谷敢接。

  换成其他任何一家的公司,都不一定有这样的魄力。

  所以,嘉谷的选择也很好理解了——不尽量追求效益,这个无底洞怎么填?

  尤其是不知道哪位土豪,发了一张沙特豪华酒店菜单的照片,上面标示——中国三秦牛牛肉,一小块定价2300沙特里亚尔,折合美元是近600美元。

  舆论开始转向了……

  一部分网友公开道歉说自己“不该人云亦云”;一部分网友看了海外定价后调侃“反正在国内销售也吃不起,嘉谷还是先赚老外的钱,补补资金缺口吧”;另外一些网友则队形整齐地玩起了接力,接力内容是“我想给嘉谷捐款”……

  当然,如果喷子就此偃旗息鼓,也就不叫喷子了。

  很快,网络上又出现一批质疑声音。

  质疑主要分两点:

  第一,三秦牛牛肉如果真的有传说中那么好,在国内不同样能赚到钱?好歹肉还落到国人肚子里,为什么要便宜老外?

  第二,质疑嘉谷治理沙漠的必要性。投入这么资金,还有重新沙漠化的风险,哪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