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4章 崇拜(2)_超级农业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外顶级实验室一年数以亿计的经费开支,没有一分钱是用来做慈善的,也不在乎全部砸锅。尤其是体系和体系之间的竞争,更是异常的残酷。

  当然,不是说低调了,就能完全保密。这并不现实——嘉谷环保既然选择了对外开放技术资源,就不可能完全保密。

  但是,降低关注度,能扰乱竞争者的判断,也是毫无疑问的。

  不要以为谁都能像嘉谷一样,有条件和资源组建专门的情报搜集部门,大多数商业公司或实验室,百分之九十九的情报都是从公开媒体上收集的——公开媒体上的新闻,有多少真实,又有多少水分,呵呵……

  起码,因为嘉谷的不积极,媒体上很多关于“超级水生净化植物”、“解塑菌”、“长塑料的柳枝稷”的报道,经过一些科学素养不高的记者加工后,看上去像是科幻小说似的——事实上很多读者也是当科幻小说来看的。

  不得不说,这也跟国内不少科技新闻夸张宣传的尿性有关。很多时候,国内宣传某某技术已经打破了多少多少记录,填补了多少多少国内空白,完全给人一种分分钟超越美国跑出宇宙的感觉,再然后……就没下文了。

  嘉谷不站出来实锤,行业内部有实力的玩家不必多说,正在主动求变;实力不济的半信半疑;业外人,就多是看热闹了。

  于是,在嘉谷环保正承载人类梦想,以及推动生活场景进化之际,普通人根本没有意识到,也不关心这一点。

  只有身在其中,且命运为之改变的人,才感受到几分时代变化的气息。

  ……

  晋省,林汾市,麻疯树能源林基地。

  余磊很确定关于媒体关于嘉谷新型植物的报道的真实性——能“化煤炭为生物能源”的能源树都有,能长塑料的柳枝稷又有什么奇怪呢?更不要说,他正因此面临着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抉择。

  二十七岁的余磊是嘉谷体系的一位“实习工”。

  能源林基地里大片大片的麻疯树进入了盛果期,并且必须要用人工采摘,正式员工根本不够用,少不得要招一批“临时工”。

  虽然麻疯树能源林项目是由嘉谷和中石油合作投资,但种植方面基本由嘉谷负责。临时工自然不会纳入嘉谷员工编制,但也不是没有机会。

  嘉谷的员工培训体系向来是一视同仁的,临时工也能得到培训机会。当然,这全凭自愿——无意之人只当打一份临时工,有心之人,却能因此得到成为嘉谷正式员工的机会。

  余磊正是后者。他在“打临时工”之余,不辞辛苦参加嘉谷的员工培训,学习嘉谷的规章管理制度,学习嘉谷的基础种植技能……在顺利通过考核后,成为了嘉谷的一名“准正式员工”。

  之所以是“准”正式员工,是因为他还没有确定下家。

  “嘉谷环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