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07章 针对嘉谷的贸易壁垒(1/2)_超级农业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了30%~50%,而基于全产业链的生产模式,质量安全体系也有保障,自然而然的,嘉谷成为了国内对日出口农产品的新星。

  “我们去年对日出口规模有多大?”齐政认真听完钟华志的介绍后,问道。

  嘉谷对日出口规模日渐增大,他还真的不清楚最新的经营数据,而且,你也不能指望一家营收数千亿的巨无霸的掌舵手对每一项经营数据了如指掌。

  钟华志脱口而出:“我们对日出口最大的两种农产品,依然是非转基因大豆和猪肉,其中,去年对日出口了50万吨大豆,16万吨猪肉,还有稻米油等产品……总出口规模接近160亿元。”

  听到这个数据,齐政摸摸下巴,突然很理解岛国对嘉谷系农产品的限制为何越来越严格了。

  自从嘉谷在东北和俄远东地区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基地后,慢慢形成了非转基因大豆独立的贸易体系,把握了市场定价权和话语权。

  从2010年开始,岛国从嘉谷进口的非转基因大豆数量逐年上升,到去年达到了新高。同时,岛国每年还要消耗大豆蛋白达60余万吨,而在嘉谷的大豆深加工产业联盟,大豆蛋白出口已经在国际贸易中占据55%的市场份额,岛国也有三分之二的大豆蛋白是从中国进口。

  猪肉的情况更夸张。

  此前岛国45%的猪肉依靠从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进口,进口量达70万吨出头,但这与嘉谷猪肉根本不是同一性质。

  美国进口猪肉在岛国售价才30元/斤左右,嘉谷猪肉呢,进口价都达到了29元/斤,在岛国的售价更是与国产猪肉一样,达60元/斤。

  坑爹的是,同等价位下,质量更优的嘉谷猪肉,愣是强压岛国国产猪肉一头;一向更青睐国货的岛国消费者,在嘉谷猪肉上破功了——毕竟,味蕾是不会骗人的。同等价位下,对国货的拥戴也扛不过吃货对美食的追求。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去年对日贸易的利润大概在36亿元左右吧。”齐政突然问道。

  “亿元。”钟华志补充道。

  值得一提的是,这30多亿元,起码有三分之二是属于超额利润。

  问题是,超额利润不是凭空产生的,嘉谷赚了,岛国方面肯定是吃亏了。

  岛国的利益集团不是无所作为。一直以来,对嘉谷农产品的抽检都是最严格的。只是,常常成为岛国拒绝中国农产品进口的最大理由——卫生质量问题,对嘉谷根本不好使。

  眼下,中日关系进入了最紧张的时刻,对于嘉谷出口的遏制也变得顺理成章了。

  齐政沉吟片刻,又问道:“你们预计的损失有多大?”

  钟华志肉疼地说出了嘉谷国际的推测:“如果针对我们的贸易壁垒没有改善的话,今年对日出口规模

  请收藏:https://m.tasim.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